“端午到,五毒醒”,是哪五种毒?有何讲究!
发布于 2022-06-03 06:11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07936414.png)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之中最有特色的端午节。
在华夏大地,无论南北都有过节的习惯,百姓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巧度佳节,一家人其乐融融,不亦乐乎。
但是这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却或多或少都和一个“毒”字相关。
老祖宗曾经说“端午到,五毒醒”,佳节的来临也意味着生活之中会显现出这五种毒,甚至留有“毒五月”这样的说法。
究竟是哪五种毒让百姓们如此忧虑呢?很多人都不得而知。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48654659998.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5291019.png)
一年之中,若要说疾病最容易爆发的阶段,那一定就是五月份了。
每到五月,气温闷热,遇到接连不断的雨季,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
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并且这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
在清朝前的两千多年,瘟疫几乎横扫了华夏大地,一年四季时有发生,每一次都给人们带来了痛苦的灾难。
尤其是农历五月,这样的事况发生得更加频繁,需要人们时刻注意。
据史料记载,在汉朝时期,汉景帝在位期间的元年五月,民间发生疫病,百病泛滥,导致一国生灵涂炭。
那场疫病状况极其惨烈,在《汉书》中曾写道“地大动,铃铃然,民大疫死,棺贵,至秋止。”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283455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2260063.png)
所谓的五毒就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生物。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所区别,但他们的共性都极为相似。
五月是五毒苏醒的日子,这类的生物,大多在五月会随着天气的炎热与雨水而出现。
其身体之中留有毒液,一旦咬人或与人接触,则会对人的身体不利。尤其是还未发育完全的小孩子,遇到不测甚至会危及性命,所以一定要多加以防范。
为了让毒物远离小孩子,老一辈的人们便会用能杀毒物的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脸上,来驱散这些有害的生物。
其次,也会采取艾叶挂在家中,用艾叶的香气来退散害虫。与这些带有实际用处的习俗不同,人们也会做一些五毒饼和五毒图来满足内心的安宁,为家人祈福。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0816936.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2260063.png)
随着人们生活的好转,这样有害的生物常常难以接近人们的生活。
但是在五月仍然还有很多的人们身体不适,其实这是天气高温湿热导致的身体紊乱,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一定要好好地休养身体。
天气的燥热导致人的虚脱乏力,但心性却十分火燥。这时候还需要保持心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让自己平稳的度过这难熬的时局。
酷暑时节,更要守好自己的内心,不因为万物的变化而随之波动。
人生之路是一场修行,心静才能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福气永存。
生活之中太过急躁的人反而成不了大事,看似先人一步但却是在后退,只有静以养心,平稳的生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153683430002.png)
“端午到,五毒醒”,说起这“五种毒”现在的人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在古时候的生活环境之中,这却是困扰人生生活乃至性命的大事。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之中,人们欢乐地聚在一起,享受节日带来的喜乐。
但是我们现在的所得也都是前人一步一个脚印所迈出来的,对于古时候的文化,我们也要留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守好本心,更好的迎接未来。
来源: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编辑:国学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