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端午安康】?
发布于 2022-06-03 11:37
端午节到底该不该快乐?
今天收到很多朋友群发的信息,也看到朋友圈和空间里面的节日状态,惊讶的发现,怎么平常挺正常的一个个,怎么变得这么文绉绉的——“端午安康”……,我开始琢磨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仔细翻了翻朋友圈,果然找到了原因,没错,又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朋友圈……原来这么一种说法流传了出来——端午节所纪念的人比较悲壮,所以大家不要说“端午节快乐”,最多问一句“安康”
原来如此。看起来这么有道理,差点就让我相信了。不过稍微转了下神,就感觉不对劲了,诸位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来说呢,这个说法的根据是端午节来源于纪念几个比较悲壮的人,所以不宜快乐。可我仔细考究了一下,发现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说法,虽然认可度最高的是纪念爱国人士屈原,但最权威的却是吴越之地的人们进行的祭祖活动,后来刚好凑巧屈原老爷子在这天投江了。伍子胥老先生在这天殉国的,孝女曹娥哭了十七天之后也在这天掉江里了,于是这一天也开始承载了一些纪念活动。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可是端午节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有了新的内涵——当然也有可能这些内涵才是其最本真的内涵——百姓们祈祷身体健康驱邪除恶,过节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大多是体育运动和一些趣味的小游戏。如果再往深了考究,这是因为南方的这个时候常有疫病,所以男女老幼都要进行一些清洁消毒和锻炼。
端午本来就是一个很欢快的日子啊,大家走出家门,洗洗澡治治病,喝点雄黄酒,划龙舟比赛,斗草赛诗,好不热闹。这时候板着脸出来说,端午可不敢快乐,最多安康一下就行了,岂不怪哉?
再者,就算端午节是纪念上述三个人物的,咱就不能快乐了?屈原、伍子胥为国而死,曹娥寻父而死,是很悲壮,但他们身上体现的都是中国人最朴实的情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递着这种精神,传承着这种文化,绵延不绝,不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吗?逝者安息,断不希望生者终日愁眉苦脸罢?
最后来说,我认为给节日赋予太多沉重的形式,不利于其更好的传承。试想,一个是板着脸沉痛纪念的端午节 一个是喜笑颜开买买买吃吃吃约吗约吗的圣诞节,哪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呢?这么说并不是希望把咱们的传统节日庸俗化,变得肤浅,但也要喝止过度神圣化使之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趋势。所以说,端午节还是快乐点好。
内心里我也很尊重那些提出来这个观点的人,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时代如果继续“端午节的端字有几种写法”下去,只会害了传统节日,害了传统文化。
悠悠艾草香,美味粽子尝,汉印寄宿考研基地祝大家幸福绵长,端午快乐,阖家安康!
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对学生,我们是用心的。对职业,我们是尊重的。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汉印考研目前涉及的主要项目有普通研究生考前培训;普通研究生寄宿考研;非全日制研究生考前培训;教育类研究生考前培训;在职研究生综合培养五大模块,可以全方位的满足不同读研学生的需求。汉印教育毗邻大学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让学生享受大学的便利资源,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优质的师资队伍和科学的督学体系,成为了广大需要提升学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拓展人脉的考研学生们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河汉无极,承印有道
知识就像星河一样无穷尽,我们传承文化坚持正道
汉印考研教育以“传递知识,传承中华文化”为宗旨,立足教育行业本身,为社会各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