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凭什么卖这么贵? 里边究竟有多少智商税……
发布于 2022-06-03 12:07
很多爱喝酒的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酱香型」白酒要比其他香型的白酒贵那么多?”其他香型价格分布平均,低到几块钱高到好几百都有,但唯独“酱酒”,很少见到百元以下的主流品牌,随随便便就是千元价位,凭啥它就这么贵呢?
其实,这个酱酒价格高,跟它“12987”的酿造工艺容易脱不开关系。首先是这个酿造周期,想要有“地道酱香味”,就得严格遵循传统,从开始「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到最后取酒封坛,要整整一年的时间!
其次啊,在这1年的酿造周期里,还要里边投2次料,然后还要经过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就这样得出来的基酒,还需要再封坛储存三年以上,等这个酒里的刺激性物质挥发差不多了,调酒师再通过品尝勾调,凭借多年的勾调经验和个人对酱酒风味的理解,以酒调酒把这个基酒调成“酱香的味儿”。然后在封坛存放1年以上,让酒的酱香味融合的更自然,才能上市销售。
这一套的酿造的流程走下来,最少就要五年往上的时间,而且5斤粮食只能出1斤的酒,这就导致传统酱香白酒的成本特别的高。不过,后来有“聪明”人优化了酱酒的酿造流程……
传统的酿造工艺名为“坤沙”,一般是选用完整的红缨子糯高粱作为原料,由于当地的高粱粒小、皮厚,需要经过反复发酵、反复蒸煮,反复取酒,这才有了经典的12987酿造工艺,但是也正因如此,酱酒酿造周期也被拉长了,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于是就有人发现了:要是提前把这个高粱打碎成粉,再去发酵取酒,就能极大的提高酿酒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原本坤沙工艺光取酒就要1年,现在几个月就搞定了。用这种工艺酿出来的酒,就是我们常说的“碎沙酒”,品质上就要比传统的坤沙酒要低不少。
你以为到这就完了吗?
后边还有品质更低的…
还有用粉碎的高粱加上坤沙酒废弃的酒糟放在一起发酵而成的“翻沙酒”,以及直接用食用酒精做出来的“串沙酒”。在酱酒圈子有句老话「百元之下无坤沙」,您要是买着了网上几十块钱一瓶的酱酒,估计它就不是“正经”大曲坤沙工艺酿造的,因为他从原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就背不过来啊……
另外,这个「酱香型」白酒自身又划分为:黔派、川派、北派、南派,四大派系。其中大多数的高端酱酒品牌,全都集中在川黔地区的赤水河附近,因为这个地方常年的气温都在35~39度,温度、湿度、还有空气中微生物,都特别适合粮食发酵,所以因为环境和工艺的限制,这酱香型白酒普遍比其他香型的价格要贵出不少……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来说酱酒的酿造周再期长,工艺再复杂,价格也不至于卖到两三千一瓶啊!就算您这酒是坤沙工艺,那5斤高粱才值多少钱啊?再加上人工、时间、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成本,最后也就一百来块钱的事儿,您再看看市场上的酱酒,现在都被炒成什么样了?所以要我说,咱们老百姓喝得起的酱酒,那才是好酱酒!
就比如这款,由汉王酒业酿造,欧杰大师亲自勾调,并在瓶身篆刻亲笔签名的——「清醤·盛藏酒」。这汉王酒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欧家酒坊,这可是妥妥的百年企业啊!如今汉王酒业拥有一线员工600余人,厂区占地面积300余亩,窖池356口、每年能够生产优质大曲坤沙型酱香白酒3500余吨, 老酒贮存2.8万余吨,在2022年更是被认定为贵州老字号。并正式成为茅台镇“三台一庄”后第五大酱酒酒厂,在业界被誉为“酱酒大王”。
再说这「清醤·盛藏酒」,它选用本地的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大曲坤沙酿制、使用茅台镇赤水河的优质水源,传承“12987”酿造工艺,而且基酒还经过了5年以上的坛封窖藏,喝起来不辣口、不呛鼻、无杂味、易下咽,入口绵柔甘甜,回味酱香悠长。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包装大气有面子,不论是自己喝还是拿出去请客都没问题!
如果,您也喜欢喝酱酒
现在正好赶上618活动
下单立享50元优惠!
买2瓶还送“威龙冰川”红酒一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