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千万别在这几个时间点批评孩子!

发布于 2022-06-03 13:24


文| 鱼爸

本文由|养育男孩(breedboy)

授权发布


1


  有了孩子后,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当孩子有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时。
  兴奋地跟你分享,言语间透着骄傲。
  你生怕孩子变得太骄傲,所以经常会说,“这没什么的呀,别的孩子也能做到。”
  我想,这时孩子的热情之火会被浇灭一大半。
  如果是在家里,这样“打击”一下孩子。
  可能孩子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只是一时失落,情绪低迷一下。
  倘若是当着大家的面呢?
  有一位妈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说自己的儿子记忆力很好,读过的故事,几乎都能背诵出来。
  孩子也经常跟其他的朋友炫自己的本领。
  有一回带孩子去参加家庭聚会。
  大家一直听闻他讲故事很厉害,就让他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没想到他一上去就忘乎所以了。
  讲完故事后,跟其他人说自己读过多少书了,能背诵多少故事。
  妈妈看不下去,怕他太骄傲。
  当时就说:“不要骄傲啊,你弟弟妹妹是还小,长大了说不定比你还厉害。”
  儿子一听这样说,脸上瞬间没有了笑容。
  “呦!还只能听好话,妈妈这样说你就不高兴了,那怎么得了啊。”
  她继续说了这话。
  这时儿子满脸通红,跑开了。
  她说当时没有觉得自己的话有问题,父母提醒孩子不要骄傲,要谦虚。
  而且让他受点儿打击,不是挺正常的吗。
  难道不对?
  可是那次之后,儿子就不喜欢再在众人面前讲故事了。
  她才知道,那次可能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了,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到。
  其实我们很多的父母,都喜欢做这件事。
  还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
2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感受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在公众场合,你肯定也希望别人能顾及自己的感受。
  不想被大声地指责,而希望有争议私下里解决沟通。
  可是到孩子这里,为什么就忘了呢?
  有人说,教育小孩子嘛,这是小事,说几句还不行啊,玻璃心啊!
  其实看似小事,却关乎孩子的尊严。
  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好。
  可是你却忘记了场合,也忘记了用什么样的语气。
  有时为了让大家看到你是认真负责的父母,不会惯着孩子。
  所以会对犯错的孩子打骂,还要当着众人的面,告诉大家,我没有偏袒啊。
  可是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他们的心灵已经刮起了什么样的黑色风暴?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再小的孩子,他们也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尊严。
  这也是父母需要给予、维护的。
  倘若父母一次次推毁孩子小小的自尊。
  那他们的内心会破败不堪。
  有一位古人曾说:“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第一条就是“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这就是对孩子尊严的维护。
  如果孩子犯了错,需要你教育引导。
  那可以当时当地温和提醒,然后回家再教育。
  在家里,或者在无人的地方,可以跟孩子好好谈谈他的行为。
  让他自己去反省自己的行为。
  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3


  还有两个时间点,也是大人最喜欢对孩子动嘴批评的。
  一个是吃饭的时候。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本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
  吃着可口的食物,分享一天中彼此的经历。
  可是,很多爸妈就喜欢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育批评孩子。
  特别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
  这个时候就开始找孩子的问题。
  发现孩子夹菜不对,就开始说。
  然后就说到其他地方,比如你在学校的表现。
  或者做作业拖拉。
  种种问题都牵扯了出来。
  有时说的孩子满肚子的怨气。
  一边吃着饭,一边听你批评。
  你觉得孩子还会有好胃口吗?
  为何不在饭后的时间谈问题呢?
  如果总是在饭桌上被父母数落。
  长期这样,孩子甚至会变得不敢坐桌子上吃饭。
  长大后,跟其他人一起吃饭,也总是会不敢夹菜。
  生怕有人对自己不满。
  还有一个时间是睡前。
  就好像到了一天算总账的时候了。
  把孩子一天内犯过的错扒拉出来。
  而睡前,孩子的情绪本来就变得很敏感。
  你平素常用的语气,在这时也许就变重了。
  你都搞不懂为什么随便说一句就哭哭哭。
  而且睡着后,还会说梦话。
  甚至有的孩子在梦里还会哭醒过来。
  如果想孩子有有个美美的觉。
  那就在睡前给他讲个故事,温和地道一声晚安。
  而不是指责批评。
4


  在孩子犯错时,千万别急着批评。
  相比你的“贬低式否定教育”,正面的管教效果会更好。
  当孩子犯了错,手足无措,他们需要的是安慰和引导。
  有一次在饭店里吃饭,邻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太兴奋,不小心把桌沿边的一个水壶碰倒了。
  里面的水撒了一地,还把路过的服务生衣服弄湿了。
  这时孩子有点懵,看着对面的妈妈。
  妈妈赶紧跟孩子说,你是不是应该跟叔叔说句对不起啊!
  然后她也跟服务生说了声抱歉。
  当服务生过来打扫时,妈妈也说帮忙,但是热情的服务生婉拒了。
  “你下次要小心点哦!不能用手在桌子上这样挥动,很危险的。”
  这时孩子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犯错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很紧张。
  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也会变得敏感,变现的很听话。
  但是有些情况下,父母觉得孩子让自己感到难堪了。
  觉得孩子惹了麻烦。
  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先凶巴巴批评孩子一通。
  为什么不能好好跟孩子说话呢?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批评他们。
  吓得孩子瑟瑟发抖,就是有效管教么?
  你以为孩子不停点头就是明白了,其实他们只是被吓到了而已。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说,效果会更好。
  让他们放下紧张的心情,然后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好。
  我们要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值得爱的。
  小小的尊严是得到呵护的,自己的行为会有人引导。
  而不是将孩子的过错无限地放大,常常念叨。
  那样,真的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最后真变成那个你常数落他的样子。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已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会觉得自已的名誉受到了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就会淡薄。”
  如此看来,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是值得我们每位父母思索的一门大课。
来源:养育男孩(breedboy)资深童书编辑鱼爸,每天为您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推广,已经有700多篇原创干货文章等你。著有畅销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原文标题《不要在这几个时间点批评孩子,他们的内心早已伤痕累累》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白杨












慢童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