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很美味,但是你知道怎么吃更健康吗?现在就给你答案!
发布于 2022-06-03 14:06
(图片源于网络)
端午节就要到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纷纷出现在了各大超市及网络平台。但粽子虽好吃也不能过量,一定要注意下面的这几点
食用粽子七大禁忌
你知道几个?
1:忌未熟先吃。
包粽子时,我们不要将粽子包得太大,在煮的时候不易熟。粽子一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的。
2、忌保存太久。
包好的粽子应尽快食用,不宜保存太久,最多保存3-4日,吃时要再次加热。保存粽子要清洁卫生,放于阴凉透风的地方。
(图片源于网络)
3、忌大量进食。
粽子由糯米制成,但糯米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子时一次不能食用过多。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图片源于网络)
5、不吃过冷过硬的粽子
不宜食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这个时候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容易雪上加霜,所以粽子从冰箱取出来后,要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6、不喝冷饮
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7、睡前不吃粽子
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有过多脂肪、盐、糖。
(图片源于网络)
以下这几类患者人群
可以食用粽子吗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有两类,一类是含糖量高的,一类是容易使血糖升高的,甜味粽子馅料一般会加入蜜枣、豆沙等甜馅料。
(图片源于网络)
肝硬化患者
一般肝硬化患者只要注意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适量即可;但对于重症肝硬化患者,往往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或合并消化道出血,因此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加重消化不良或加重出血。
(图片源于网络)
心血管疾病患者
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不宜多吃肉粽、猪油豆沙粽等,避免高脂肪、多油腻食品的摄入。这类粽子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
(图片源于网络)
胆囊炎、胰腺炎
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胆囊炎、胰腺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普通人基础上减量进食,如果贪吃太多粽子,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等。
(图片源于网络)
在吃粽子时
需要注意什么呢
1:粽子不易消化,建议蒸热以后食用
糯米在加热状态下,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分解,更容易消化,冷却时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2:粽子热量高,进食以杂豆类为佳,肉类为次。
在粽子内添加杂豆类,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肉粽中含油量和含盐量较高,不建议多吃。
3:购买速冻粽子要良好保存、充分加热
速冻粽子能达到18个月以上的保质期,且在重新加热食用时依然能最大程度保持原有的营养及味道。在选购时,一定要购买放置在冷柜中的速冻粽子,带回家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中保存。
(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综合整理来源于网络
文字来源:快速问医生、39健康网
图片来源:部分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因无法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