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我们为什么会“失控”?

发布于 2022-06-04 13:41


文|周梵

本文由|周梵(zerofield0)

授权发布


1


  自恋阶段其实是人类心智发展的一个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心智还无法把我和他人,把我和世界分开。
  人类意识发展中,这个阶段通常在2岁之前,在完全的“全能自恋”阶段,是没有“我”和“世界”是分离的概念的。
  对这个阶段的婴儿来说,我和世界是一体的。我饿了全世界都饿了,我冷了全世界也都冷了,我开心了全世界也就开心了。
  在婴儿的意识中,对世界的全部概念基本都跟妈妈或者最亲密的那个养育者有关,所以对婴儿来说世界就等于妈妈,我跟世界是一体的,我跟妈妈是一体的。
  在成长过程中,婴儿会慢慢发现自己和世界原来是分离的:
  妈妈不会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我希望妈妈出现时妈妈可能没有及时出现;
  我饿了食物不会马上出现;
  我想要抱抱的时候,拥抱也没有及时出现······
  父母不可能是全能的照顾者,总会有顾及不到或不及时的时候。
  如果大部分时候养育者都有很好的照顾,同时也能在照顾不及时的时候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有些事情我是控制不了的,妈妈我也是控制不了的,这种程度的失控会让孩子意识到世界和自己是分离的。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失控感”,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的心智变得成熟,他们开始有能接受和自己期待不符的,拥抱现实的能力,考虑他人立场的能力,同时也会有基本的安全感。
  但如果对孩子来说这种“失控”过多,而且这种失控往往伴随着强迫甚至是暴力性。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但是不想回家,父母劝说无用时,就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强行把孩子抱起带回家,哪怕孩子再不情愿,小腿不停地蹬大声哭喊抗议,父母也视而不见毫不在意。
  又或者父母要离开去上班,孩子哭着不希望父母走,父母解释了一会儿孩子还是不接受,于是父母就开始责备孩子:
  “你这孩子怎么无理取闹”
  “你怎么说不听呢”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于是孩子不仅体验到失控感,还体验到不允许表达失控之后的情绪,于是只能选择强行压抑自己的这个情绪。
  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大量体验到这些“失控”,且还伴随着强迫性、压抑性,那么这个全能自恋的阶段就会被强行终止打断,会造成创伤,并带来意识能量的闭锁。
  那么人格中的一部分意识就会滞留在这个点上,不能顺利的去到下个阶段。
  因为这股没有完成的“控制”动力就会压抑到潜意识里,在未来找机会释放,在成年后进入到感觉安全的关系中就会无意识的要再去延续这个动力。
  我想起在小女儿当当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刚刚入夏,当当准备下去玩,但非要穿前两天穿的裙子,我妈看她胳膊和小腿都露在外面,立马从柜子里拿了一件外套让她出门穿上。
  “我不冷”,当当直接拒绝。
  姥姥继续劝说:
  “今天有风,你穿这么少会受冷的,到时候你会着凉感冒的。”
  孩子坚持:
  “我不会生病的,而且我一点儿都不冷。”
  姥姥开始有点恼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会不会生病你能保证的了吗?”
  当当不耐烦地说:
  “哎呀,我真的不冷,不想穿”。
  就这样,两个人为穿衣服僵持了快二十分钟,最后我妈拗不过孩子:“好吧,随便你,冻感冒了别让我带你去医院,太不听话!”然后气呼呼的去忙别的。
  过了一个小时,当当在楼下玩了一圈,很开心的上来跟姥姥说:“我要吃姥姥做的蛋炒饭”。
  姥姥硬邦邦的说:“不听话的孩子没有蛋炒饭”。
  接下来几次对话姥姥都没好气。
  直到孩子摇着姥姥的胳膊撒娇了半天:“姥姥最好了”“姥姥不生气了”“我最喜欢姥姥了”···
  姥姥终于笑了,气顺了,情绪变好了,能正常跟孩子说话了:
  “宝贝除了蛋炒饭还要不要喝汤啊?要的话,姥姥给你去做···”
  我在旁边观察这个过程觉得很有意思,那一刻我妈妈看起来像个五岁的孩子,而五岁的女儿当当则看起来像个成年人。
  因为当当在成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接纳和对她想法的尊重,所以她会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同时也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共情能力。
  所以在那个事件中,她能够不被姥姥的情绪影响,还能够稳定的去表达自己的主张,当姥姥生气时还能很自然的接纳姥姥的情绪,去表达爱,安抚姥姥。
  在不压抑自己的情况下,温柔的允许对方满足“自恋”的需要。所有的情绪都在这里被释放和安抚,这个事件里所有的情绪都充分的释放并完结了。
2


  然而大部分的情况下可能没有这么顺利,很多情绪会被无限的蔓延叠加和放大。
  有一次和亲戚们吃完饭,大家还在聊天,孩子们很无聊,于是我带着当当,和表姐跟她6岁的儿子小威一起去餐厅旁边的商场逛逛,陪孩子们打发时间。
  经过一家漂亮的精品店时,小威立刻被吸引过去,眼睛像发光的雷达四处张望,最后停留在展架的一个玩具上,他一边盯着盒子里的玩具,一边跟妈妈说,我想买这个玩具。
  “家里的玩具够多了,买回去了你也瞎扔根本不爱惜,只会浪费钱,快回家。”
  表姐拒绝了,准备带小威离开。
  小威不愿意离开,坐在地上,略带哭腔的说:
  “我想要玩具,我保证不会再乱扔了,我会好好爱惜的,给我买嘛”。
  就这样一个求一个拒绝,僵持了几分钟之后,表姐失去耐心了,一把拉起孩子的胳膊,说:
  “好了,别耍赖了,快走。”
  边说边把小威往店外拽。
  这时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
  “我不走,我要玩具”。
  孩子的哭声引来了服务员和其他客人的目光,表姐见状,生气不耐烦地说:
  “你怎么这么不乖,妹妹都没瞎要东西,你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你走不走,你不走我们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就别回家了,没人管你。”
  孩子哭声更大了,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尖叫,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大颗大颗不停地流下来。表姐看着孩子这个样子又气又心疼:“算了算了,给你买给你买。”
  当表姐把玩具递到孩子手上时,没好气的对孩子说:
  “这下你满意了吧,没见过你这么不乖的孩子,以后我是不会再和你逛街了”。
  就这样,孩子拿着玩具不停地抽泣,妈妈怒气冲冲,两个人就这么离开了店里。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表姐一直都没给孩子好脸色,不管接下来小威做什么,她的妈妈都会没好气,或者冷言冷语,对孩子态度始终硬邦邦的,孩子叫妈妈,妈妈也爱答不理,直到聚会结束我们分开,表姐的情绪也没变好。
  这种状态其实大家很熟悉,就是俗话说——挂脸。
  我跟这个表姐关系不算很亲,平时见面非常少,但表姐的这个表现其实非常非常典型。
  虽然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极有可能早年就有创伤,曾经的自恋需求被粗暴的阻断,于是渴望在和孩子的关系中体验到自恋被满足的感觉。
  当孩子也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迫于某些现实条件,这个妈妈没能如愿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满足了孩子。
  然而事情已经过去,妈妈的情绪却还在那里,无法出来。
  心里底层的某种无助感被触动了,妈妈感觉自己受到了挑战,甚至觉得被孩子伤害了,感觉到孩子完全不理解自己、不体谅自己,内心非常的委屈。
  但基于成年人社会形象的需求,妈妈不会表达自己委屈,这种看起来如此脆弱的情绪,而是去表达愤怒。
  甚至极有可能这个妈妈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表现出来的不爽和愤怒底下隐藏的委屈感。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不高兴,你就默默的坐在那里不说话,身上散发的气息都能让整间屋子的氛围凝结成冰。
  身边的人要么陪着小心,要么大气都不敢出绕着你走,躲的远远的。
  她会让前面那个情绪蔓延很久,而承受这些情绪的人就是她的儿子小威了。
  如果这种互动模式一直没有改变,小威长大之后他就会对他得到的东西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因为很多时候当他极力争取到自己渴望的东西时,往往会被隐蔽的惩罚,于是获得就和愧疚的感受绑定在了一起。
  如果类似的这种事件结构在他成长的经历中反复出现,他很有可能为了避免这种压抑的愧疚感,而选择不再去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
  可以想象他未来的人生该有多拧巴,得不到会遗憾挫败,得到了又会很不安,即使自己得到了,也会觉得做错了什么。
  于是既不能享受得到,也不能接受失去。
  没有疗愈的创伤就这么代际传承下去了。
3


  妈妈感受到在这件事上自己受到了胁迫,受到了伤害,觉得自己输了,孩子赢了。
  于是,用自己的情绪控制身边的人,营造令人不安、压抑甚至惧怕的氛围,来回击和惩罚。
  新的一场战役就这样拉开序幕,于是彼此的互动变成了一场场权力的战斗,一旦这场战斗开启,亲子之间的日常互动就变成了关于两个人关系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的博弈。
  一旦父母这么干,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模式。
  当孩子感到自己在不断的被隐蔽的惩罚,也会在各种无关的事情中不配合,以此来隐蔽的惩罚父母。
  比如:
  ☞ 父母在叫孩子的时候孩子装作听不见,把自己隔离起来不给家长任何回应。
  ☞ 和父母出门,孩子就是要磨磨蹭蹭不配合。
  ☞ 父母的亲戚朋友来了,让打招呼却很冷淡爱答不理。
  父母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赢得一场战争,孩子自然也有自己的方法赢得另一场战争。
  不仅仅是亲子关系,恋人、婚姻关系,所有亲密的关系中都会有这样的权力斗争。
  在一件事上你压制了我,惩罚了我,我的感受没有被尊重没有被看到,那么我以后将在某件事上不配合你,沉默、拖延、逃离现场,甚至是一些看起来完全无意的把一些事情搞砸,让你抓狂让你无奈。
  在穿衣服和买玩具这两件事情中成年人都有同样的逻辑:
  你爱我就应该接受我的好意。
  如何接受呢?当然是听从了。
  我是好意,但你竟然还不听从,不听从就等于你不接受我的好意,就等于你不爱我,你不爱我就是对我的背叛,就是对我的攻击。你的背叛行为让我感受到了被伤害,于是我要回击。
  当我们在这种隐藏模式的关系里感受到被伤害时,就会自动启动防御模式,要么防守要么回击。
  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使用冷淡隔离的情绪来惩罚(回击)对方:
  想要体验到被爱→需要对方听从→对方不愿意听从→感受到被攻击→去回击。
  早年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很多被压抑的情绪或创伤,内心深处就好像有了一个黑洞,所有的能量都会被这个黑洞吸进去。
  而这样的人自我根基感是非常弱的,也就是心里底层很虚。
  而虚弱的人会很容易体验到受伤的感觉,也很容易进入备战状态。
  这点很好理解,就好像如果一只猫遇到一只老虎,一定是猫先炸起毛拱起背,那只老虎一定是很放松的。
  在前面有提到,创伤会造成意识能量的闭锁,会阻碍人格的发展成熟,哪怕这个人已经三十、四十、五十···
  只要一旦进入到关系的某个情景中,所有的应对方式都无法依据当下的局面来进行,而是会一瞬间进入五岁时那个情绪状态,所有底层的无助、恐惧、不安都会涌上来。
  于是这个人就会毫无选择的必须按照曾经的情绪来进行应对,通过攻击(掌控、惩罚)或者逃跑来自我保护。
  然而往往这样的反应模式又很容易勾起身边人的创伤反应,然后又加强彼此的创伤严重程度。
  所以,创伤不仅会代际传承,还会横向加强。
  没有疗愈的创伤会使人格中的一部分意识滞留在这个点上,不安全感随时会被触发。就会对身边的人要求很高,需要他们极大的服从和配合才能感觉到安全。
  一旦对方坚持自己的意愿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失控感,进而体验到被抛弃、被忽视、被胁迫等感受。
  反之,当自恋冲动已经非常好的完结,或者过去的创伤被疗愈,心智就能开始成长进入更成熟的状态。
  这样的人在关系中是不会把听从当做爱,不会把拒绝视同背叛,也可以更能接纳事情的各种变化。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处理曾经被粗暴的压制和强迫等这些创伤主题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以牺牲与最真实的自我联接为代价,通过创造一个看似强大但虚假自我来对抗早期生命中的创伤。
  那么,也给到大家去疗愈自己创伤的四个方向:
  对潜在的创伤和物理感建立联结和同情;
  培养勇气和力量,允许自己健康地依赖他人;
  摘掉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面具,逐步变得真实起来;
  培养允许脆弱的力量。
  伤痛没有被疗愈的人往往使用的策略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凌驾于他人之上,以为只要彰显出自己的权力欲就可以安全。
  然而我们最终将发现:真正的力量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
  当我们可以承认被真正背叛过,并直面和疗愈这些创伤时,就回归到了自己和自己的身体。
  就可以跟自己有更深的联接及安全感,也就能做到敞开心扉,在不失去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寻求帮助,不把自己的伤痛变成伤害外扩到身边的人身上,同时建立真正亲密而真实的关系。
来源:周梵(zerofield0)让我们更勇敢地投入每一段关系!原文标题《人在关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控制欲》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白杨












慢童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