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办公,天下苦秦久矣?
发布于 2023-10-15 01:45
这篇文章就是帮助大家看看:反对声音背后,微信这个庞然大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及从产品的视角来解读,该如何解决问题。
这几年总有人说微信的体验变差了,每天能有上亿人教张小龙怎么做产品。但冷静想想,微信的体验真的变差了吗?单就感觉来谈体验有点片面、笼统了。
一个产品的体验分多个层次不说,还会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表现。微信作为一个大体量的好产品,如果在某一些场景,表现的稍差,就会有大量的人跑出来,说微信不行了。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同时,在这些声音背后,还大有可以挖掘的信息。
这篇文章就是帮助大家看看:反对声音背后,微信这个庞然大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及从产品的视角来解读,该如何解决问题。
01 微信体验差在哪?先看两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两个苹果用户的屏幕使用时长。图1是今日头条产品经理的屏幕使用时长,图2是一家传统企业产品经理的屏幕使用时长。
图1:今日头条产品经理屏幕使用时长
图2:传统行业产品经理屏幕使用时长
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今日头条产品经理使用最多的是飞书,而传统行业产品经理使用最多的是微信。而飞书,我们都清楚,是办公平台。所以,不禁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在微信上花的时间,到底有多少是在和朋友聊天,有多少是在办公呢?
在微信上,大量的办公动作会导致熟人社交这个场景的用户体验下降。具体有三个表现,大家一定感触很深:
第一个是好友数量爆炸。
虽然微信,不想把熟人社交关系和商务业务关系混在一起,也做了加好友设为仅聊天好友的功能,但是已经加了的好友已经导致好友量很大、人情关系复杂。而当前基于熟人社交设计的标签、分组功能,已经解决不了了核心问题:商务关系和熟人关系,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社交关系,是多维度的链接关系。这种关系的梳理和区隔,并不是单一维度标签能够做到的。
所以一部分人选择用微信小号来办公,微信大号来经营朋友。但切换成本很高,也不能称之为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是聊天列表溢出。
主要原因是:我们有大量的无用群聊和过期群聊,而微信是没有群聊退出机制和过期机制的,所以清理成本完全在用户侧这边。群聊是服务于通知、讨论的产品,数据显示,用户长期保存、适合长期存在的群聊,在目前存在的群聊中,占比仅在10%左右。所以如果对群聊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聊天列表溢出,体验受损严重。
第三个是朋友圈混乱。
本来是定位用于记录生活的朋友圈功能,被越来越多B2C广告占领,社交属性被交易属性侵蚀。反过来我们发朋友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我们面对的并不只只是我们的熟人关系,而且还有商务关系,这需要我们很谨慎地去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社交需求被压抑了,再也不能像没用微信工作之前一样放飞自我了。
02 微信办公好用吗?反过来看看微信在办公场景的表现如何呢?其实也相当不好,我举三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第一个是信息安全悖论。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信息安全管制,而微信又是一个社交属性的C端平台,这就导致很多公司的内网,是不允许使用微信的。那么在你用微信办公的时候,接收到大量的文件就需要通过邮件来传到内网,而内网的资料又不允许在微信上传播,这样传来传去很麻烦。
所以,大部分公司都在打造自己的,内外网互通的办公软件,但解决的是B2B的问题,如果有销售人员做B2C的业务,那么还是依赖于微信。
第二个是音视频功能简陋。
微信的音频不能来回听也不能转发,当你想同步信息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转成文字,然后用手机的截图功能。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手机存了大量的临时截图,慢慢地就把相册都搞乱了,进一步用的时候又很难找到,渐渐地保留了一堆信息垃圾。同时在视频功能上,也不支持10人以上的群视频,所以群会议只能转战其它平台。
第三个是群聊历史信息同步难。
拉来拉去没用的群很多不说,新进群的人,还得把聊天记录全选一遍再分享给他同步信息。很多时候所有人不一定第一时间被拉到群里,这时候要么等人齐再说,要么就要同步信息,成本很高。
03 微信不再「微」了那么具体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用户虽然都是一个用户,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下需求不一样,痛点也不一样。
某一个场景的好产品,不代表在其他场景也是好产品。尤其是当这些场景的需求和痛点有互斥倾向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兼容,难以把这些场景全部做在一个平台上。
就微信而言,最少混杂了三个场景:
第一:熟人社交场景,也就是和亲戚朋友的闲聊。这个场景的特征是无压力,更加倾向于人的本性和个性,掺杂的社会属性不多,强调真实、坦诚、安全、自由。
第二:商务社交场景,也就是我们和同事、合作伙伴的沟通,包括日常和商家进行买卖交易、和快递员进行沟通等场景。这种场景相比于熟人社交场景,更偏向于社会属性,而非个人本性,强调正式、规矩,更多地要展示自己社会属性的一面,而不是居家生活的一面。
第三:办公协作场景,比如领导在群里发通知、发文件,大家一起协作办公填表格、一起开会等场景。办公协作场景其实是一类场景组成的,包括会议、文档、文件共享、协同编辑、工单流转等,需要做出合适且聚焦的特性,比如说在会议场景,多人数支持这个特性上,腾讯会议就明显强于微信。
04 微信那些虎视眈眈的竞品那么我们看看微信包含的这些场景做得好的产品有哪些?
在熟人社交场景,最关键的是平台要公允,这样才能确保大量用户能够依赖信任平台,大家都能用这个平台,从而社交关系网走向全面。
也就是说,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之上,就像一个国度一样,用户量极大、群体极丰富,所以要平等透明、不偏不倚。整个的平台导向和调性要十分中立,这一点微信做得很好,在处理裂变营销、诱导诈骗等问题上毫不手软,值得用户信赖。
在商务社交场景,平台公允也很重要,但平台更需要支撑的是社交货币和社交通货体系,侧重于展示人的社会属性。
这一点上,脉脉就做得很好。在匿名社区和UGC等领域有更多鼓励,让职场人的形象在动态、评价、点赞、文章、项目经验等多维度信息烘托下,更加完整生动。所以熟人社交是真正的私域流量玩法,而商务社交更加偏向公域流量玩法,侧重于影响力的构建,其根本目的是帮助我们以社会人的身份去和社会产生链接,从而发现机会,进一步创造价值。
在办公场景,最关键的是高效地解决在协同、项目管理等领域的痛点,这方面飞书做得很好。拿群聊功能举例,采用了GTD的思想,当完成了一个群聊讨论的项目,可以把群聊设置为已完成,后续还可以查看。
相比于微信群聊仅有的删除功能,在办公场景上要优秀很多。
05 变革一触即发如果微信放任不改会怎么样?
因为办公协作、商务社交、熟人社交这三个场景,是层层深入的。
也就是说办公协作,可以带来商务社交,而商务社交可以演化成熟人社交。
虽然微信不太可能会因为体验不好,而被其它平台颠覆掉,但长久来看,微信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长会下降,这样整个微信体系的内容、游戏、广告等业务的流量和变现都会受损。
进一步,就像抖音可以从短视频切入到直播带货,进一步影响到电商市场一样。本质上就是通过解决掉电商交易这样一个大场景里面的K O C推荐交易小场景,而进一步影响全盘市场及流量分配规则。
所以有些竞品很可能是在某个细分场景之内,等形态演化成直接竞品,再做防守就晚了。
06 破局之道:细分拆解那么这种情况下,微信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微信已经在做了改变,那就是:大力发展企业微信。其核心就是把办公协作、商务社交这种,和熟人社交区隔明显的的场景,用更聚焦的平台来承载(企业微信)。
通过企业微信的办公协作能力、微信互通的能力,来把微信上办公协作和商务社交场景切分出去,从而提升用户在两个平台的体验。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销售人员来说,现在就有发多了朋友圈被屏蔽的困扰,加客户微信好友压力也很大。而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销售人员用企业微信号和顾客的微信号进行沟通,这样就没有加微信的尴尬,顾客也不用担心朋友圈被骚扰。同时企业微信和微信的互通能力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尝试,比如专属的广告名片推送到顾客朋友圈信息流中,可以让销售人员打破现在朋友圈、私信问候的模式,来更好、更聚焦地展示自己。
同时,广告引擎也可以对销售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数据分析能力,让销售人员再也不需要线下手动记录客户经营历史,更加智能地把线上数据用于经营客户。
这样的销售、顾客信息流及关系,可以逐步演化成微信体系内的交易开放平台,进一步拓宽微信体系业务范围,切入到生活服务场景,从而真正地成为互联网和生活的水和电。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人群逐步细分。
产品经理需要在细分之中找需求,在细分之中找场景,在细分之中设计产品。
随着用户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度提升,他们的体验要求也在提升,同时付费意愿也在提升,这将是一个机会挑战兼具的时代。所以,能够牢牢占据巨头地位的公司,一定是在下阶段细分领域探索做到极致的公司。
这种情况下,下半场的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让工作和生活走向细致,走向极致。
细致带来洞见,洞见跨越周期。
以上,共勉。
#专栏作家#花生酱先生,微信公众号:产品之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金融业资深产品经理,对职涯规划与个人发展有丰富经验,产品涉猎广泛,ERP、金融领域较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