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典型的学生思维你有吗

发布于 2021-09-01 05:23

1.做题思维

【表现】

把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当成做题,全盘接受他人设置的所有前提和约束(类似于“题设”),然后想办法做到最好,希望达到更多人的期待,得“高分”。

【例子】

你要给客户出个文案,客户提了十条要求,既要……又要……。你发现,要达到这十条要求,基本是mission impossible。但你依然努力,绞尽脑汁在客户的要求中寻找平衡。

【解析】

工作/任务是你在社会争取生存和发展资源的依托。既然是依托,你就要讲究投入-产出。你不能被动接受所有题设。你不能无脑接受客户/领导的所有要求,否则会自己走入死胡同。

你要明白,客户/领导提出这个要求的现实和心理根源。比如说,他关心某件事、某个指标,所以以要求的方式具现化。抓住最重要的两三个心理根源,着力解决,基本就能合格。

另外,“得高分”也是一种学生思维。现实生活里,你要达成大多数人的期待,是近乎不可能的。搞清楚谁是甲方,谁是老板,主要回应他的期待就是。

2.考试思维

【表现】

把一些重要的节点/工作当成考试,事前觉得要准备万全了才敢争取,事后又觉得大局已定不再努力。

【例子】

有一个大项目的机会,上司询问你参与的意向。

你思前想后,自己在小项目上的锻炼还不充分,觉得自己还难以驾驭这样的大项目,遂打退堂鼓,机会给了别人。

机会给别人后,你有些后悔。但又觉得事情已然成定局,就这样吧。

【解析】

做学生的时候,确实决策很简单。

你没有复习,真的不必去考试,考也不过,还不如睡大觉等下回再考。

考完了,确实也没太多可努力的空间,至少已经脱离了你能力的范畴。

但现实并非如此。

现实中,抓住机会是第一位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边干边学,现学现卖。小步快走,迭代改进。

要闭门造车做出震惊天下的产品/业绩,是不现实的。

如果要等到万事俱备,那么大概率你的东风不会来。

表现出了一定的素质,得到了信任和认可,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工作不是考试,你可以与人合作完成,你可以求助专家能手。你抓住了重要项目,就抓住了资源。

用这资源让自己好好成长,才是要事。

别想着好好准备,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生活工作不是考试。

也不会一考定终生。

很多事情就算定了,也有努力的余地。

机会给了别人,你依然可以向上司申请,不能主导,那么也可以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成长。

做工作,也不像考试那样追求“过”就好了。

有时候,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他人进行协作,增进了解,反而比结果好不好,更重要。

3.“重新发明轮子”思维

【表现】

自己闷头吭哧吭哧干,总是在重新发明轮子。

【例子】

有一项工作交给你。你翻阅制度手册,研究公开资料,最后得出细致的方案。但实际,这工作不是新业务,早有别人趟过道。其实你只要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人问。一通电话+面询一个小时能搞定的信息搜集,你自己做了一天。

何苦呢。

【解析】

学生时代,我们深信只有自己亲手做过的,才是自己的。

别人告诉你的,终究印象不深刻,终究要还给别人。

比如一个公式,如果只是记住并使用,总觉得有些囫囵吞枣,也难以活学活用。

自己推导一遍,掌握其思路,似乎才是学深学透。

但工作中,90%都不是原创性的。

能稍微张张口就问到的结论,真的不用自己再重新趟一遍路。

重新发明轮子是事倍功半的行为。

在职场上,重新发明轮子,重新确认流程,没人会夸你,只会觉得你楞,傻。

4.单打独斗思维

【表现】

不善于借助外力,一个人忙的焦头烂额,满心怨言,却怪领导不会安排工作,怪同事不体谅。

【例子】

大公司里,推个业务,你全程主力,一路盘带,各个部门你都努力沟通协调,直到业务办成,推球入网。

领导布置的工作,十分繁重。但你咬牙坚持,进度不如领导预期,挨批了,你只好自己默默加班。

这是夭寿的玩法啊。

【解析】

“踢皮球”,是我们对大公司、大机构推诿扯皮的一种形象说法。

但实际上,在大公司,正确的玩法就是踢皮球。

因为公司大,权力分散,你很难独力完成任务。

你踢的是足球,需要另外10个人的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段。

后卫断球,盘带一段,中路寻找突破。

中路盘带一段,发现防守严密,传到边路。

边路畅通无阻,球至前场,要找机会进攻,又传至禁区前。

个人能力再出色,你要从后场一人盘带过人到前场,也很难,会累死。

要学会相信队友,该他们承担的,让他们承担。

当然,该他们得的荣誉与好处,也不能吝惜。

大公司设置部门,流水线作业,不同工段做不同的事,其实做事还在其次,关键是不同工段承担自己的责任。你不要替别人做他的事,也不应替别人背他的锅。

在自己的地盘上,你要盘带好,然后用合适的力度,寻找合适的角度,把球传给队友,让他们尽应尽的本分。

这跟学生时代不一样。

学生时代,学习就是你一个人的事。你可以请教,讨论,但从学习一个概念,到练习运用(做题),到检测成果(考试),都是你一个人的事。你把写作业外包给爸爸,回头考试的时候照样傻眼。

另外,在与上司的关系方面,你跟上司,不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你们也是队友,也在演对手戏。

上司给你找事,你也要把球踢回去。

当然不是直接回怼,那就踢不成球了。

你要处理下工作,在你职责范围、能力范围内,往前盘带过人。

实在带不动了,不要硬突,也不要就把球权交给敌人。

记得还有你的上司呢,你可以回传。他盘带一段,可以再给你。你们可以商量由谁临门一脚。

遇到超出自己职权或能力范围的事情时,找他商量,让他出面,去争取需要的资源,去完成他的工作。


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思维

【表现】

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追求职场和社会公平。

【例子】

“我天天加班,工作量这么大,为什么到头来,却是看起来轻松写意的他升职加薪。”

“这不公平。”

【解析】

是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但其实,公不公平遵循相对论。

在你的坐标系中不公平,那么一定存在你认知以外的坐标系,在其中,你们的遭遇都是公平的。

很显然,你的价值观不在这坐标系中。

职场从来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社会更不是。

有些人天生比你轻松写意还升级快,因为他是人民币玩家。

有些人不那么努力,不会天天刷副本,但就是上手快,技术好,战略高。因为人确实有天赋。

认清自己,找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