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你,做好了吗?

发布于 2021-09-01 12:22

职业规划?你,做好了吗?

_
_
刚步入大学的时候,相信我们都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初步的思考,那么,你是否已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践? 思考过后,制定符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也更加真实。

CHAPTER 01

那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

我们该思考哪些问题呢?

结合个人实际,可以做出以下三步的思考:

1)分析自身现状:刚从紧张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准大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自由的大学生活,无法充分的利用在校时间,这个时期就需要冷静分析目前生活的状态。

2)深入了解自己:通过“3W”的方法(Who are you?  What do you want?  What can you do?)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能通过测试量表来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文末附有相关测评)

3)正确认识职业:在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时,要了解这项职业需要什么技能以及自己能否胜任。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行行出状元。


在制定个人职业规划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折射出职业心理学。

CHAPTER 02

什么是职业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是研究人在职业领域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职场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群体心理的现象。职业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择业心理、从业心理以及失业心理,在择业、就业和失业三个阶段每个人都会因为个体心理特点的不同产生影响个体生活态度、价值观取向的变化;因此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职业定位并进行有效的求职,更快适应职场人的生活。所以说职业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每一位大学生初来校园的必修课。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曾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CHAPTER 03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人格分析论”,他将人格归纳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霍兰德所划分的六大类型,并非是并列的、有着明晰的边界的,他以六边形标示出六大类型的关系。
霍兰德认为,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因此他编制了职业兴趣自测量表帮助个体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

经过多年发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已经被应用于企业的招聘管理中。通过对应聘者职业兴趣的测试判定其属于哪种类型,由此决定录用职位。

CHAPTER 04

六种人格类型&适合职业

社会型S)喜欢与人交往、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适合从事如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企业型(E)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适合从事如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适合从事如秘书、办公室人员、会计、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投资分析员。

实际型(R)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适合从事如技术性职业,技能性职业。

调研型(I)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适合从事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医生、系统分析员。

艺术型(A)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适合从事如演员、设计师、雕刻家、摄影家、广告制作人、歌唱家、小说家等。

参考文献:[1]俞文钊、吕建国、孟慧. 职业心理学[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1 [2]霍兰德. 职业决策[M]. [3]16personalities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 [4]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工众网 [5] 胡艳华;井影;曹雪梅;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12期

附录:16人格测试地址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