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台前1人获奖! 快看你认识吗?

发布于 2021-09-01 21:18

 在刚刚揭晓的2021年河南省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评选结果中,我市推荐的24个经典诵读作品全部获奖,获奖率100%。其中,一等奖17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我市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12.14%。中学组6个节目全部获得一等奖,占全省该组一等奖总数的17.14%;社会人员组一等奖5个,占该组一等奖总数的50%;小学组一等奖3个,教师组一等奖3个。经省教育厅推荐,我市24个作品中15个作品将代表河南省参加国家级比赛。

 此次比赛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大赛采用自下而上逐级选拔推荐的方式进行。大赛设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和社会人员组共4个组别的比赛。经学校推荐、县区选拔、市级初赛、市级决赛、市级冠亚季军争夺赛层层选拔,市教育局选聘多名演讲朗诵专家一步步把关、指导,最终,我市从317个作品中评选出24个优秀作品参加省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濮阳市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多年来,濮阳市教育局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提高中小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要求各学校本着全员参与、全员辅导、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发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普及的前提下抓提高,着眼熏陶,注重感悟,激发兴趣。并联合一切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市中小学、面向社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诵读活动。目前,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濮阳市中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营造出了“创设一种氛围,养成一个习惯,选定一套教材,构建一个体系,浸润一方学园”的浓厚氛围。

小 学 生 组 获 奖 名 单

中学生(含中职)组获奖名单

教 师 组 获 奖 名 单

社 会 组 获 奖 名 单

网络组获奖名单

来源:濮阳教育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台前名胜古迹

将军渡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强渡黄河天险,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伟大事件,1981年6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北侧立碑纪念。2005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2006年投资3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成了将军渡纪念馆。200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二期工程,建成了纪念碑及广场。2014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三期工程,建成了主题纪念馆及浮雕碑刻长廊。

八里庙治黄碑刻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记载了治理河道的过程,用工、用料、建闸数及建闸地点,是除害兴利的经验总结。碑的撰文及书丹均出于徐有贞之手,书法挺拔秀丽,柔中有刚,气韵神采俱佳,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是治黄史上的重大发现,是研究治理黄河与漕运并举的珍贵资料,另有明代镇水兽、铁鼠各一,明代祭祀碑一通,清顺治重修大河神祠碑一通,均为珍贵文物。

魏氏墓碑

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魏君墓表碑记述了始祖魏绍随明太祖起事,后随燕王扫北屡立战功及其子孙受诰封、玄孙女为王妃等事。

张公艺墓

位于孙口乡桥北张村南20百忍堂0米处。196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公艺祠堂始建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以张公艺向唐高宗敬献百忍的典故,命名为“百忍堂”。199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万元,张氏族人集资3万元,重新在孙口乡桥北张村南建起百忍堂。

晋王城遗址

位于吴坝乡晋城村内,1957年、1976年先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深翻土地时,在晋城村附近挖出许多人骨、马骨。60年代北城墙尚存残余部分,长约5米~6米,土质坚硬,性能耐火,村民常挖城墙土垫屋基或盘火炉。至1977年,地面上城墙全部被毁。该遗址地表面现立碑一块。

蚩尤冢

当地蚩尤冢人称蚩尤坟,位于今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该冢西南1公里有一村名尤坊,以邻近蚩尤冢而得名,后讹称油坊。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淤没。后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占地1亩。1956年,该冢被铲平,辟为耕地。

古贤桥

张公艺墓前的古贤桥又名“访贤桥”,位于孙口乡古贤桥村南100米。2006年4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台前县文化旅游局协作,按照河南省文物钻探工作规程进行了文物钻探,初步断定此桥为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约6米,桥长52米,宽6米,建于唐初,比著名的赵州桥仅晚几十年,可称“中华第二桥”,极具科研价值和文物价值。

玉皇岭古墓

位于后方乡玉皇岭村西南约300米处。原为一土丘,高3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修筑围村堰时将土丘挖平,露出墓顶,发现墓穴内有一悬梁吊棺,遂用土掩复。今墓址稍高于地面,已垦为耕地。传说墓主为明代奸相严嵩,但无史可考。1957年、1976年和1977年,该墓先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以“严嵩墓”为名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掌上台前推广信息发布~

睁开眼,阳光和你都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