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这个“90后”机长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于 2021-09-01 23:58

“南方6341,跑道06,准备好了。”

“南方6341,可以起飞,跑道06。”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这是南航吉林分公司飞行部“90后”机长刘炳杉

驾驶飞机在跑道上进行起飞前的“空地对话”。


在详细核对完检查单,

收到“可以起飞”的指令后,

这架飞机滑翔而起,

直插云霄。

入职7年,飞行5500多小时,担任机长2年……对于30岁的刘炳杉来说,每一次起飞都是一次圆梦的过程。曾几何时,冲上云霄还只是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通过勇敢的尝试和努力后,他把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做成了职业。

勇敢的尝试

与同桌参加校招飞行员体检意外入选

与很多人一样,刘炳杉很小时就向往蓝天,有个飞行梦。

高三那年,正在所有同学冲刺高考时,刘炳杉看到校园里南方航空招飞简章,他喜出望外和同桌分享,两人越聊越兴奋,决定去试一下。

“没想到,我非常幸运就过了体检关。”刘炳杉说,虽然民航招飞不像空军那么严苛,但对身体条件、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检、面试、考试各个环节都刷掉了大批学生,而他最终成功入选。”

高考后,他直接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始2年飞行专业学习。“我们是2+2模式,国内理论和国外飞行训练各2年。国内主要学习飞行原理、航空气象、领航等航空专业课程。”刘炳杉介绍说,这些专业课程要在2年内全部学完,因此每天的课程排得非常满。

不过,最大的考验还是国外的飞行训练,压力很大,几乎每隔一段就有淘汰。刘炳杉至今记得第一次坐着飞机升空时的感受。“和平时坐飞机不一样,坐在驾驶舱,看着飞机离地,内心很兴奋。”在2年时间内,刘炳杉努力完成了飞行学习,顺利拿到了飞行执照。

入职飞行员

10年历练升任机长

从一个刚入学的飞行学员,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机长,刘炳杉用了10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地用飞行时间一点一滴累积经验,按照行业规定,2700小时才能升机长。”刘炳杉说,对于飞行员是否成功,他有着自己的标准:“很多人都觉得飞行员一定会经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我觉得,中国民航的低事故率和起落平安才是飞行员最大的谈资。”

学员从学校毕业后,理论上已经掌握了驾驶飞机的技术,但是还欠缺经验,即在实际飞行中的意识和操作。因为天气、机场、机型、航线等原因千变万化,所以飞行员之间流传这么一句话:“没有一次起飞和降落是相同的。”

因此,飞行员这个职业还保持着传统的“传帮带”习惯,即由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对新人进行口耳相授的指导,这样的“师父徒弟”“学长学弟”的关系会维持很长时间,所以飞行员之间感情比较深厚。

“南航机组准备过程主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机组签到,每个航班的所有机组成员在航班预计起飞前90分钟到准备室签到,经过酒精测试合格后,方可执行航班任务;第二步是签派放行,签派员通过收集机组、飞机、天气通告和流量控制等信息,综合分析判断,与飞机机组共同签字放行,确保飞行安全;第三步是机组准备,飞行机组、乘务组、安保组会根据航班任务、航线不同进行分工协作,确保航班安全平稳运行。”刘炳杉说,其实飞行员的工作并不神秘,每天只要按照任务认认真真把航班飞好,我们的责任就是做好每一次起飞和降落。

对于问题保持独立思考、永远等冷静下来再处理事情,被刘炳杉解释为自己的“职业病”。多年的职业生涯让刘炳杉沉稳细致,做事情之前都要“双确认”、对细节一丝不苟。

“真是有点强迫症,出门之前会一遍一遍地检查有没有带齐钥匙、钱包之类该带的东西。”未来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教员——像所有机长都希望的,培养更多年轻的机长。

机长责任重

心理素质要过硬对规章标准要有敬畏心

作为一名机长,需要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过硬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时刻保持对规章手册的敬畏之心。

飞行标准操作手册为解决每一种特情给出了答案,飞行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这些答案。刘炳杉说,每一名飞行员都要经过漫长的培训过程,而且培训的过程非常详细,模拟不同的特情场景训练机长的应急处置能力,“有些特殊的紧急情况,飞行员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但都要学会掌握并熟练运用应对办法,这是飞行人员的使命和担当。”

在航班执行过程中,机长是这次航班的第一责任人。“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机长要为他的所有决定负责。”刘炳杉说,那些闪闪发光或是平凡无奇的事,都是这个职业赋予他的人生。

最美好的事

生活中做“超能”爸爸 工作中见无数空中美景

工作并不是像偶像剧那般轻巧,“其实还是很辛苦的,忙碌时都是飞四天休两天。”刘炳杉说,当上机长后,考试依然没有结束,飞行员每年都要参加航空公司的复训,也就是熟练训练和熟练检查。考试将伴随着飞行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如此密集的培训和检查,都是为了保障每一名旅客的生命安全。

“此外。按照公司规定,在执行航班任务之前,空勤人员绝对不可以饮酒。在生活中,包括剧烈运动在内,我也有意规避一些肢体上的冲撞,懂得保护自己。”刘炳杉坚定地说。对航空公司来说,安全是生命线;对飞行员来说,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

“其实飞行员的职业很普通,不像大家认为的又高又帅还是份特殊职业。”刘炳杉告诉记者,我们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人,工作不忙就会多陪伴家人,女儿2岁多了,每次看到爸爸穿上机长制服就会安静的目送爸爸去工作,他希望做宝宝心中的“超能”爸爸。

有人说:“飞机驾驶舱是世界上景观最佳的办公室!”刘炳杉说,作为机长确实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空中美景,比如夕阳晚霞、形状奇特云朵,俯瞰长城、长江,确实很壮观,让人心动,这是职业带给飞行员的独享“福利”。

/记者手记/

把爱好变成职业的人是幸运的!

“每一个男孩儿时都会有这样的梦想:我长大了要开飞机!”刘炳杉说,他同样也不例外。直到高中时与飞行员偶然相遇,意外进入民航,从事了喜欢的职业,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其实,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兴趣爱好,也有可能从事多种职业,难得的是能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或者说把毕生的爱好变成了职业,这样的幸运儿少之又少,幸运的是,刘炳杉就是这样的人。所以,珍惜我们的职业,珍惜我们的爱好。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飞行员之家, 专业飞行知识,精彩航空资讯,走进飞行员与飞行的故事!

专业|知识|技术|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