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发布于 2021-09-02 08:38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遗传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1.进行孕早期健康教育和指导
2.孕13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3.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4.开展孕早期生活方式、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督促其进行产前诊断,并随访记录结果。
5.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42天健康检查
四.儿童健康管理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健康问题处理
五.预防接种
服务内容包括:
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妆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季度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并及时进行补种。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四)健康指导
七.慢性病患者
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一)筛查
(二)随访评估
(三)分类干预
(四)健康体检
I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筛查
(二)随访评估
(三)分类干预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一)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二)随访评估
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
1.筛查及推介转诊
2.第一次入户随访
3.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
4.结案评估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一)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
(二)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三)学校卫生服务
(四)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五)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