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贸区创新建设举措资讯要参(五十四)

发布于 2021-09-04 07:41

8月31日,海南省委书记、省委深改委(自贸港工委)主任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深改委暨自贸港工委会议,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个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抓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试点和制度集成创新、重大风险防控、行政体制改革等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要实事求是对“1+N”政策体系细化任务清单中的部分事项进行调出、终止、强化,确保相关政策稳步推进、落到实处。详情

8月27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管理委员会在线上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立足于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这片“试验田”,充分发挥双方产业特色优势,建立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搭建境内外市场渠道与信息物流共享平台,共同加快推动制度协同创新和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详情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探索推出的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审批+提前介入监督模式,在“先建后验”、提前服务等模式外进一步创新“拿地即开工”,压缩了办理建筑施工许可时间,在全国范围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以来,南宁片区共为南宁宜家家居商场等41个项目采取了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为浪潮云创谷等196个项目采取承诺后补方式加快审批,让企业节省了宝贵的建设时间。详情

江苏自贸试验区将紧扣“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落实试点任务,在制度集成创新、培育新经济和新支柱产业上见到更大成效,着力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先行示范,努力打造服务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详情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两周年:做大“两翼”主体打造开放新高地。创造比肩“深圳速度”的“深哈速度”;全国首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创新布局打造三批特色产业链;深度合作打好对俄合作开放牌。详情

四川自贸试验区降本减负打出组合拳,政策叠加效应深度释放: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市场主体茁壮成长;降本减负持续出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护航经济行稳致远。详情

8月26日,《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浦东新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双双正式发布。《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浦东新区将发挥“五型经济”导向作用和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全面强化“四大功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3+6+6”产业体系,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促进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详情

据省财政厅消息,为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今年起至2023年,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现代化、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先进产能扩张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行技术改造。详情

“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是东疆综合保税区配套政策之一,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以非报关方式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货物集拼、分拨后,实际离境出口或出区返回境内的海关监管制度。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政策带动下,天津港东港物流板块先后盘活闲置仓库十余座,新增仓储客户40余家,引入了汽车零部件、贵重金属矿产品、纸类产品、红酒食品等货物入驻东疆综合保税区存储。详情

8月31日,从两江新区获悉,两江新区直属国企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加速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5G等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和实施,不断提升港口智慧化、码头专业化水平,不断培育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高效的口岸营商环境,构建多方共赢的物流生态体系。详情

为实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将前海打造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的目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采取以下措施:在市场准入方面,积极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在经营环境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在政务服务方面,实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标准化改革,形成“一口受理、一门审批、一网服务、一颗印章”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详情

舟山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了燃料油加注的问题和改革诉求,并针对这些问题列出了一些改革清单:简化申报流程,实现跨部门协同办公、协同审批、同一数据库数据互认;创新监管手段,原来到现场监管,变成现在远程无感监管,利用数字化手段,缩短查验时间,提高查验的效率,也减少监管的风险,现在查验人员在后台视频监管就可以解决问题;统一计量标准,公布技术规范,通过物联网技术统一安装了质量流量计,由第三方监管,统一标准,不可篡改。详情

近日,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发展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该措施中出台“16条措施”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建立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通道;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产生重大驱动效应的人才项目,资助额度不设上限;推行“举荐制”选拔青年人才;对在湖北自贸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政府补贴;开展“湖北省杰出人才奖”评选,对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一次性奖励。详情

近日,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运行管理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是全省42家开展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的开发区中唯一建成集“综合数据中心”和“管理调度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行管理中心。蜀经开智慧园区运行管理中心是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底座,以智能网格平台为基本载体,实现开发区在信息受理、指挥、调度、决策一体化有机整合,推动开发区管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打造线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详情

以制度创新推进园区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推出了两批先进制造业总部型示范楼宇,在“园中园”给予企业更多优惠和更优服务,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落户。详情 

(整理编订:石婧琳、杜小杰,烟台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