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AI“电网调度员”丨国网浙江电力应用AI赋能企业管理智变
发布于 2021-09-04 08:27
“帕奇帕奇,请问电网故障处理原则是什么?”9月2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调控员胡羽亮正和一位新同事对话,不过对话的同事很特别,它叫“帕奇”,正式身份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电网调度员”。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应用人工AI“帕奇”开展配电网调度。张德峰 摄
这是国网浙江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制度标准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下,首次将人工智能调度员应用于配电网调度工作中,为同事们答疑解惑。借助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帕奇”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技术人员教给它的调度规程、安全规程、事故分析报告等数十万字材料,识别分析海量设备、电网拓扑等基础数据。“我们还专门为它定制开发了多轮人机对话引擎和配网业务决策引擎,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0%左右,使‘帕奇’听得懂业务,能友好沟通和下达指令。”国网浙江电力企业管理部相关人员介绍。
在电网日常运行中,调度行为是否准确规范,关系到电网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一名优秀的调度员要将安全制度、调度规程烂熟于心,还要熟悉自动化、停电管理等规定。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复杂问题,仍难快速准确作出决断。“这几年杭州配电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单靠人力有时力不从心,人工智能的‘加盟’,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浙江杭州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员胡羽亮说。
以前,一条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调度员要根据监控系统提供的故障信息,安排负荷转移恢复供电,从判断到操作最快要花近十分钟,但对“帕奇”来说就很轻松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制度标准智能管理系统,“帕奇”具备按照相关规定对配网报警信息瞬间判断处理能力,能够自动完成变电站全停负荷转移功能恢复送电等一系列动作。“它还会根据故障情况询问我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可以说很智能、贴心了。”胡羽亮说,“一旦我确认并回复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帕奇’会立即告知抢修人员故障原因、所需工具材料、工作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内容发送到抢修人员的手机上。”
看得懂电力数据、听得懂人机对话、做得了工作判断……“帕奇”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在完成快速指挥、协助处置现场故障外,它还会根据调度员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推送业务知识点,提升调控员业务技能,也可作为新进调度员的培训老师,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电网员工工作负担,让宝贵的人力资源从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投身到科技研发、数据分析、课题攻关等创造性工作中。
2019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制度标准智能管理体系建设,国网浙江电力基于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调研和电动汽车制度标准智能应用场景调研等工作,完成220项基建、设备、人资专业制度标准拆解匹配与内容审核。同时,国网浙江电力借助浙江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将国家电网公司制度标准智能管理体系和前期研发的虚拟调度员“帕奇”有机结合,完成调度专业试点测试验证工作,让AI赋能企业管理智变。
据了解,制度标准作为公司业务运行管理的日常规范和指引,是公司战略落地和电网稳定运行、企业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电网公司制度标准智能管理体系结合国家战略“新基建”高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构建智能便捷的管理体系,形成支撑业务场景的知识图谱项目,有效解决制度标准查询难、理解难、执行难等问题,为电网员工提供简单、快速、有效的服务,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智能化和精益化水平。
接下来,国网浙江电力将在拓宽制度标准智能管理体系应用场景基础上,加强信息反馈挖掘分析和知识更新能力的开发建设,持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深化制度标准智能管理体系在电网各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提供业务研判和辅助决策,打造完善的电网企业知识运营体系。
(本文来自电网头条客户端,由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整理。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转载多次无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本文仅供学习交流、我们注重分享,勿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