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里没有新闻,只有作文素材,用进作文妥妥拿高分!

发布于 2021-09-04 10:16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里没有新闻,只有作文素材,妥妥的满分作文模板~

精彩时评


 话题一:文化自信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摘自《“文化自信”三喻》


 话题二:英雄 


普通人眼中的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如“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简单但正义凛然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段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可能只是一次危急关头时挺身而出的果敢,都赋予普通人英雄的高贵,让那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散发出英雄的光芒。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可能是亲密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才是最真实的、最动人的“真人版”英雄。
——摘自《“平凡英雄”构筑精神基座》

 话题三:时代青年 


一位青年在微信签名里写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也正是敢于克服那些“不容易”,勇于挑战“不可能”,不怕走泥泞的道路,青春的底色才足够闪亮,青春的意义才不会褪色。事实上,无论收获如何,不管经历什么,那些与激情相伴,向着梦想曙光进发的日子,永远是人生最宝贵的记忆。即便是曾经的失败,不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吗?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有人说,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有梦想,但是当青春消失还能坚持梦想,才能叫做伟大。这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青春并不仅仅是年华,更是心境。有三岁之翁,也有百岁之童。青春与否,无关乎年龄,而在于心态是否年轻。用意义定义人生,以奋斗礼赞时间,这不仅是年轻人应有的追求,也是每一个与时代同行之人该有的姿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正当时。
——摘自《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

 话题四:家国情怀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每个人内心不变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始终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战胜困难的文明逻辑。过去一年,面对疫情,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家国情怀,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家国担当,亿万中华儿女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今天,许多人与远方的亲人道一声保重,退掉早已订好的车票机票,就地过年,这同样是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是对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
——摘自《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话题五:三牛精神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摘自《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话题六:德与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到“独善其身”,更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追求“宽仁大义”。从五四运动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垦荒青年,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团队,可以说,广大青年立什么样的德,既是个人选择问题,更彰显着一代人的胸怀与境界,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选择怎样的道路、坚守怎样的价值、成就怎样的事业。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最活跃、最富朝气,拥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广大青年坚持修身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广大青年都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就一定能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
——摘自《修身立德走好人生路》

 话题七:脱贫攻坚 


“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燃灯校长”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他们千方百计“拔穷根”,付出真情,带来感动,唤起“同心干”的心劲儿。也正因如此,在反贫困的史诗画卷中,亿万中国人都堪称“编外”扶贫干部。无数滴汗水,凝结成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一双双手臂,托举起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摘自《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话题八:工匠精神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话题九:美育 


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
——摘自《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精彩人物

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红心向党 热心从艺(暖闻热评)

李忱阳

2021年08月20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故事】蓝天野,“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期就投身进步文艺活动。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批演员。他出演或导演了《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点评】

“蓝老,你的很多戏我都看过。难得你这么大岁数,还在工作。”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94岁的蓝天野,微笑着说道。“我这两年还在演戏、导戏。”蓝天野自豪地向总书记汇报。70多年的从艺道路,正如蓝天野自己所言,“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这颗“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滚烫。

  时光回到1945年,18岁的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生王润森参加革命、光荣入党。他在抗战烽火中涉险送信,担当地下尖兵;在进步浪潮中登台演出,投身戏剧战线。1948年,在前往解放区的路上,他为自己改名“蓝天野”。1949年10月1日,蓝天野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回首当年,他感慨颇多:“我知道这新中国和旧中国不一样,新中国得来不易。”如同翻开新的一页,蓝天野开启了他新的艺术人生。

  自1952年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蓝天野演戏、导戏,几十年如一日,把“最好的生活”留给话剧。从《北京人》里沉默寡言的曾文清,到《茶馆》里意气风发的秦仲义,到《王昭君》里孔武有力的呼韩邪单于……蓝天野从真实的生活提纯出彩的艺术,用扎实的功底表达丰富的层次,让鲜活的人物形象直抵观众心灵。他执导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彰显家国情怀、《大讼师》歌颂人间正义,以穿透时空、烛照现实的魅力,启迪观众、引发共鸣。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场里,“戏比天大”四个字格外醒目。对艺术永怀敬畏之心、在表演上精益求精,以蓝天野为代表的一代代“人艺人”创造着一段段艺术佳话:出演、执导《雷雨》《李白》等保留剧目的苏民,将《茶馆》里的王利发塑造成一代经典的于是之,饰演蔡文姬、武则天等众多女性角色的“一代青衣”朱琳……时代有更迭,经典永流传。一部部炉火纯青的戏剧鸿篇,一幕幕灌注心血的表演传奇,历经岁月积淀和观众检验,在匠心独运中传承与弘扬,成为不朽的经典。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前辈为榜样,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出在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努力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新的贡献。

【高考角度】文化,奉献。

奥运冠军全红婵

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

张近山

2021年08月26日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三跳满分”勇夺冠军的全红婵

  【故事】全红婵,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并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10米台历史最高分。在赛场外,她质朴纯真、坚强懂事,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8月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红婵等39名青年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点评】

  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带入9秒90内的苏炳添,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实现反超的谌利军,4次出征奥运会终于收获首枚奥运金牌的巩立姣……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热血沸腾。这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的惊艳亮相,定格为人们心中难忘的记忆。

  第一次出国比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5个动作有3个满分、奥运跳水比赛历史最高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一系列闪光点,配合“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

为表现出彩、成绩优异,人们不吝将“天才”等称谓送给全红婵。然而,全红婵的故事,本质上仍以拼搏与奋斗为主题。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没有一块奖牌来得容易,简单两个字“练的”,意味着多少日复一日的付出!体校硬件设施没有那么好,训练很苦,她从来没有退缩;有的动作不标准,她就主动加练。“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小姑娘率真质朴的话语令人动容。优雅的起跳、漂亮的翻腾、轻盈的入水,完美表现的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专注刻苦训练,是每一次比赛时“想好每一个动作”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勤奋让天赋显现。
赛场上夺金,赛场外“想去玩抓娃娃”“特别想吃辣条”——沉稳淡定与懵懂烂漫之间的“反差萌”,也让全红婵“圈粉”无数。而一句“我的妈妈生病了”,更是让人感动。人们记住了勇敢懂事的全红婵,也给了她充分的支持、鼓励与关爱。全红婵的故事,无疑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励志的故事,给人带来暖意。

【高考角度】青春奋斗,追求梦想。


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钻研创新勇追梦

周珊珊

2021年06月07日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火箭心脏“钻刻师”何小虎

  【故事】何小虎,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高级技师。他独创了微小孔高效加工法、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有效提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工作可靠性,在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任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不久,何小虎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点评】

  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每一次脚踏实地的航天实践,都让我们离星辰大海的梦想更进一步。我国航天事业的累累硕果,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辛勤努力和接续奋斗。被称为火箭心脏“钻刻师”的何小虎,正是其中一员。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看见当代中国青年用奋斗书写的新时代答卷。

  从高职学校毕业的农村娃,到航天事业中的普通技术工人,再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何小虎一路走来,靠的就是磨砺技能、下苦功夫。机械加工工作往往很枯燥,很多时候一个动作,每天就要重复300遍。但正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何小虎夯实了基本功,为技能精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要穷尽一生磨砺技能,以工匠之心,苦干实干,实现智造梦。”如今的何小虎,依旧没有放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初心,推动他潜心钻研技能,在奋斗追梦的路上步履不停。

航天事业少不了矢志创新。何小虎从事的工作,直接影响火箭发动机能否精准入轨。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有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公差仅为0.008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初期试加工合格率仅有20%。但何小虎不畏难、不认输,最终开创了超精密加工和测量流程,使产品加工合格率达到100%。敢啃、能啃“硬骨头”,靠的正是这股子创新的精气神和执行力。秉承矢志创新的追求,何小虎多年来解决了火箭发动机加工难题65项。“我深刻体会到,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前路漫漫,创新为伴,无论是何小虎,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定能继续攻坚克难、书写精彩答卷。
在科技创新前沿,像何小虎这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青年还有很多。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东亚首例灭绝古人类DNA的付巧妹;放弃国外知名大学邀请、回国从事核能发展相关研究的王殳凹;为胜利油田发现新增2.7亿吨储量的春晖和阿拉德等油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的秦宁……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如今的何小虎,除了自己奋斗外,他还在向“90后”“00后”的团队传授技能经验,带领他们攻克一个个新的技术难关。心怀“国之大者”,奋勇建功立业,千千万万个像何小虎一样的青年正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创新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区环境,欢迎来看哦!



八大校区的地址及联系方式,欢迎来咨询哦!

贸易大厦校区:中山路与休门街交叉口河北贸易大厦一号楼五楼

联系方式:0311-66691400

华锦校区:石家庄市桥西区北人字街9号华锦商务大厦3楼

联系方式:17717786374

和平校区:长征街和平路交叉口东南角底商

联系方式:16630912291 / 15383933881

勒泰校区:休门街与四中路交叉口西南角中国盒子楼底商

联系方式:0311-82072508

海悦校区:中华南大街与裕华路交叉口海悦天地亲子广场274室

联系方式:15373647476

师大附中校区:长安区育才街谈南路交叉口东南角碧景园底商

联系方式:15533644910 / 0311-81559089

国际城校区:谈固南大街与槐中路交叉口北行150米路东国际城底商59-8

联系方式:19930588820

九中校区:新华区九中街华宁春天北门底商

联系方式:0311-6672221

       

       

 

转了吗
赞了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