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佛教:怎样念诵佛经,才能真正获福无量?
发布于 2021-09-04 10:28
随着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很多人有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喜欢到寺院中去烧香拜佛,目的是求神拜佛,希望他们能达成己的愿望。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慧能大师也说,愚人求佛,圣人求心。那些人为什么要去求佛呢?就是因为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事情,需要依靠佛菩萨的帮助来达成。在真正有智慧人的眼里,世上任何困难都有解决之道,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以及如何解决,全凭自己的智慧,以及自己的一颗心。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做到。这就是所谓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是一般人并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当他无法做到的时候,就会去寻求别人的帮助,甚至求神拜佛。
在绝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佛菩萨佛法无边,任何事情,对于佛菩萨们来说,都是小小事一桩。只要能求得他们的帮助,就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不过佛教中认为,在佛的境界中,他帮不帮你,除了看事情本身的善恶外,他还要看你有没有福分去享受。如果你不具备福报,即使你是为善的,好的,他们也不会帮你。那么你的所求,就会成空。如果你具备福报,那么,他就会帮你。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求佛有用,有的人求佛没有用的原因。
这其中的究竟,如果你没有福报,就无福消受。即使赐给你各种福,你也无法抓得住,导致福分白白溜走。因此,佛教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想要拥有福分,就要去积福。
那么,一个人要怎样去积累自己的福报呢?一般人知道建庙刻经,修桥补路可以积累福报,但是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机会,让你去做这些事呢?
佛教中认为,一个人想要积累福报其实很简单。那么,本文就与大家分享一下积累福报的正确方法。这种方法,只要你能做到,就会得无量无边的福报。
积累福报的方法:诵持佛经
很多人以为,只要心中虔诚,去寺院中烧香拜佛,就能积累自己的福报。因为“佛争一炷香”,佛需要人间的香火,来圆满他们的什么东西。存在这种想法的人有很多。其实,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
《金刚经》中说:
“若以色寻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教中讲究的是修行,如果不以修行人的方法对待,就起不到他的作用。什么是修行人的方法?就是要做到“心无所住”。
那么,真正要求佛,想知道修行人的方法,须要去诵读佛经。《金刚经》中说,只要有人受持此经中的一句,就能得无量无边的福报。其它的佛经中,也有这个说法。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不停地诵经,就能得到无量的福报。有这种想法的人,必定会得不到福报。为什么呢?
佛教中让人去念诵佛经,确实能得无量福报。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其中的意思,念也白念。
当初,有一位念诵了《法华经》3000遍的法达,自以为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更厉害的了。有一次他去拜见禅宗六祖慧能。他见慧能的时候,理当全数礼拜顶礼。但在当时,他仅仅只是弯了一下腰,意思了一下。六祖慧能于是就问他,是什么缘由让你这样礼数不周呢?
法达就说,我念《法华经》已经3000遍了。言外之意,他的功德已经很高了,即使见到了辈分比他高的慧能,也无需行全礼。慧能见此,就说了一句话,让法达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慧能说的是: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意思就是法达虽然读了3000遍《法华经》,但是没有真正明白经文中的意思。所以,你的心仍然处于“迷”的状态,并没有开悟。因为,你执著于念诵佛经的次数去了,甚至以为只要念经就能获得功德。
法达回想自己的状态,的确如此。恍然大悟之下,心下非常惊悚,同时也非常感激慧能的点拨。法达由此明白,一个 人诵持佛经次数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佛经中的意思,并且如实修行,才能真正做到“心悟转法华”,才能真正获得功德福报。
这个佛门公案,就是著名的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佛教中将念完一遍某部佛经,称之为“部”。意思就是诵经三千遍《法华经》的法达,没有真正理解此经的意思,造成自己一点功德也没有得到。
佛教中,对人的功德、福德、福分的概念,都差不多。如果你也学法达念经,仅仅只是为了贪求读经的次数,而不去理解佛经的意思,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也无法给自己积累福分。
也就是说,念诵佛经的方法,要正确,才能真正地给自己积累无量福报。怎样才算是正确地念诵佛经呢?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的心所主导的。当你将佛经的内容,印在自己的心中,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你要用自己学到的佛经知识,来主导自己的行为。真正要做到,才达到了念诵佛经的目的。不然,你念的次数再多,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将什么也得不到。
佛陀当年说过这么一个偈语: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佛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人以佛经中的义理,来主导自己说话,或者是行动。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无量福报,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尊尼获加威士忌
经典佛像PNG透明图片
唐卡无量寿佛矢量素材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