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新规:陪嫁和彩礼归谁?离婚后到底要不要还?

发布于 2021-09-05 10:42

                                                                                                                                     

陪嫁,即嫁妆。我国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是女方父母及亲属购买后赠予女方的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应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

一般情况下,如果结婚没多久就离婚,并且嫁妆没有用或用得非常少,那么在离婚诉讼中,支持女方直接将嫁妆带走。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长,嫁妆均已使用,已经非常陈旧,那么离婚时,也支持男方折价补偿给女方。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对于一些不宜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或同居期间男女双方共有财产(如房屋等不动产)的处理上,规定享有财产的一方当事人折价补偿另一方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嫁妆未达到无法返还、无法使用的状态,那么一般是以返还原物为原则。

关于彩礼的问题。

彩礼在性质上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即男方以结婚为目的,赠与女方或女方家庭的钱财或物品(比如三金、衣物等等)。当婚姻不成立时,赠与合同解除,受赠人即丧失继续占有彩礼的合法理由,应当返还。

我国法律对于返还彩礼有明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第(三)项规定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而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看离婚时双方的过错大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