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之” “有”

发布于 2021-09-05 12:34

现在某些身上沾了点“洋气”的人,凡在应该说“以前”“以后”的时候,都改用“之前”“之后”了。例如,“之前,我没去过杭州,今年去了,才相信那的确是人间天堂。”其实,“之前”在这里就是“以前”。
“之前”跟“以前”弄得没有区别了,可是它们本来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
“以前”可以独立使用,成为一个表时间的小分句;而“之前”不可以独立使用,必须与别的词语搭配,表示在什么事件“之前”,例如:“去那儿之前,以为未必有那么美;去了之后,才觉得名不虚传。”这里,“之前”(“之后”也一样)必须与“去”相搭配,意思是表示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处于“去”的前面。如果一定要对应的话,“之前”就是“的前面”,这个“之”是一个结构助词。结构助词加上一个“前”字,这么可以单独使用呢?这样使用,总使人觉得突兀,没有神完气足的感觉。
     可能有人会说,“以前”也是介词结构,为什么就可以单独使用呢?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之前”的用应也会约定俗成的。这我相信。村里没有老虎,尚且可以“三人成虎”,何况一个并无大错的词语?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它能不能约定俗成,而是讨论为什么明明已经有了一个,却撇开它不用,偏偏要使用另一个更拗口的同义词。这里存在一种阿Q精神。阿Q羡慕赵太爷“现在阔”,可是又不服气赵太爷一个人阔,于是他杜撰自己也姓赵,他也“曾经阔”。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很多人眼中,港台人是很“阔”的,不但生活质量阔,说话用的词语也阔,你看人家就不说什么“以前”,人家港台人是用“之前”,“之前”比“以前”阔多了!
凡港台来的词语,不管好不好,通不通,统统能迅速成为时髦。公众心理愿意追求流俗,人家都说“之前”了,你还在说“以前”,似乎太不与时俱进了。
还要再追问一下,为什么港台人会认为“之前”比“以前”好呢?我看,可能港台人认为“之前”比“以前”更古更雅(其实不见得),只要既古且雅就好,通与不通不去考虑。而内地人又盲目崇拜港台人,以至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陷入以丑为美的境地而不自觉。
无独有偶,与此相类的还有一例:“好好吃!”这是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食品的推介词。一开头我百思不解,你叫谁好好吃?好像她已经免费快递给了我叫我得立即吃,又好像妈妈呵斥孩子赶快吃饭似的。我想了好久才弄懂,原来她说的是“很好吃”。这又是一种时髦,不把你搞晕她不罢休。
还有:
“我有说过吗?我没说过呀!”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什么地方使人不舒服呢?大家一定能感觉到,就是那个“有”字。这是港台人的说话方式(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港台人的说话方式),内地本来没有这种说法,尤其是北方根本没有这种说法。但是现在内地甚至北方的年轻人中也会这样说了,“有”“有”“有”,似乎这样就很会说话,很时髦。其实,这里的“有”完全可以用“曾经”或其他表示完成时态的词语来代替。把“曾经”怎样说成“有”怎样,这不仅仅是习惯不习惯的问题,它们之间意思也可能会大相径庭,你能说“曾经爱过”“曾经吃过”“曾经看过”与“有爱过”“有吃过”“有看过”意思一样吗?还有,“曾经有过”假如硬要说成“有有过”,这成了什么话!
汉语有一个表示完成时态极为简练的词,就是“了”,放在动词的后面:说了,看了,吃了饭不久,又饿了,结婚了,又分手了,钱包丢了,又捡回来了……一个“了”字,表示存在过,发生过,相当于外语的“有……过”。一个语气助词,就把时态表示清楚了,这是汉语优于其他语种的一个突出的例子。而我们一些人数典忘祖,偏要捡起别人的破烂,当作在同伴面前显摆的资本。
港台又是怎么把表示完成时态的词语变成“有”的呢?因为港台人最崇拜外国人,他们对老外的任何东西都羡慕,连英语、日语中表示时态的方式也比自己的一个“了”洋气得多。在他们看来,老外比赵太爷还要“阔”,不学着点,显得多“土”啊!
一个女子穿了一件古驰(Gucci)牌连衣裙,动不动在女人堆里捏起群摆来扇风,嘴里说,真热真热,尽管这时才进入早春,正是乍暖还寒天气。她的目的并非谈天气,而是要吸人眼球,如果此时谁摸透了她心思,顺着竿子问一句这是哪买的,多少钱,她会很高兴,认为这人真识趣,于是她就做出小事一桩的样子:“不贵,才三千多。意大利的。”
这跟动不动就说“我有看过,我有吃过,我有说过”的人,具有相同的可笑心理,潜台词无非就是:“知道吗,我是粘了点‘洋气’的。哪像你们,身上只有土!”
如果问,汉语要不要发展?当然要;港台腔里有没有好东西?当然有。然而上述例子,却是个怪胎,并不具有生命力。

(2008年初稿,2021年5月改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