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收入分配调节”,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分配收入和财产?

发布于 2021-09-06 12:47

文|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编辑|米粟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社会对于收入分配问题形成共识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及时出台更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那么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指日可待。

基于中国整体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们如何通过政策干预促进机会均等、保障和扶持低收入群体?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新兴的数字经济如何影响收入分配?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和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与我们共同探讨了中国收入和财产分配。


除了改革户籍制度,教育发展也很重要

李实:我们应该强调机会均等,机会不均等会进一步加剧结果不均等。但机会均等是与一定的现实条件相关的,我们在现实条件下推行促进机会均等的机制与政策,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的差异性。而且,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机会均等,因为结果不均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机会均等的实现。

比如,当下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是机会均等的最好范例,考生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参加高考的同等权利,面对相同的考试题目和评分标准,最终的分数结果是有可比性的:谁的分数高,谁就可以上好大学。

图/新华社发

可是我们也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能够上好大学的机会仍然较少。虽然高考看上去是一个机会均等的制度,但很多农村孩子在参加高考前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教育资源,已经受到了机会不均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现有国情下很难让所有人都获得绝对均等的机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强调机会均等,另一方面要努力减少结果不均等对于机会均等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的政策应该双管齐下,在坚持机会均等的同时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等。

比如在南亚,如何提高学校老师的出勤率就是政策要努力的一个方向。而在中国,这相对来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此外,非洲、南亚的许多父母对教育不太重视,所以政府需要构思更多的政策来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即使自身教育水平不高,也会让孩子尽量多读书,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在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支付的时候是否也要考虑这些具体条件的差异?

甘犁:从2015年开始,我们在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做了一些干预实验,我们当时认为问题在于贫困家庭的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去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提供营养午餐。于是我们做了项干预实验,看看给他们一些奖励会产生什么效果,比如,学生完成作业就会有奖励。

通过这种干预,我们发现一个排名在后20%的学生,语文成绩提升了0.14的标准差,这相当于在100名学生之中排名提高了3名。所以,如果条件设置得合理,确实会对教育结果带来一些改变。

李实: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大改善。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无论男孩女孩基本上都能够接受教育,父母还是希望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从这个角度看,女孩的家庭地位大幅度提高了,今天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善。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大学生的性别比中,现在大学生中女生占比不断提高,大有超过男生的趋势。

魏尚进:恰恰是因为过去重男轻女造成男多女少,女孩相对稀缺,使得农村父母也增加了对女儿的重视,这种情况才逐渐得到了改善,但这种改善似乎并不完全。农村女孩的初中毕业比较普及,但还是会有一些父母不会让女孩读到高中毕业,而男孩的高中毕业相对更加普及。而且在人口普查中,虽然新生儿的性别失衡情况得到了改善,但依然没有完全纠正。

跨国研究表明,女孩的教育水平和母亲的教育水平高度相关,母亲重视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长期影响。现在的女孩都是未来的母亲,重视未来母亲的教育对于提升整体社会教育水平,促进机会均等来说大有裨益。所以在双重意义上重视女孩的教育非常重要,这关乎机会均等本身,也关乎社会的长远未来。


数字经济有利有弊,应用公共服务缩小差异

魏尚进:新冠肺炎疫情中,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出现是导致收入分配、财富分配更加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一些贫穷的家庭无法开展线上教育,而相对富裕的家庭受疫情的影响很小,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高质量的课程。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财富分配差距,为教育平等创造机会。比如,农村的孩子通过在线教学可以接受北京最好的教育,农村的老师可以观摩北京最好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数字经济的双重性?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的特性并与分配政策结合?

甘犁:一方面,确实有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被引进到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也确实有可能会加大收入差距。

当前数字经济的核心终端是智能手机。目前,智能手机在全国范围内的渗透率达到74%,尚未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在农村是39%,在城市只有15%。低收入群体之中,有59%的人没有智能手机,他们很多是老年人和低收入、低学历人群。

图/新华社

所以比起对修路等传统基建的投入,我们更要重视智能手机的基础建设,让广大民众能真正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这项举措不需要巨额的花费,也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来实施。

当前,全球化浪潮遇到了很多反弹,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缺乏包容性,把蛋糕做大了,却没有做好蛋糕的分配。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下一轮的数字经济革命,提倡包容性,涵盖社会整体,协调全局增长速度,避免因部分不均衡造成的反弹。

李实:数字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使用数字技术的方式则因人而异,带来不同的结果。城市人之于农村人,富裕人群之于贫困人群,前者总是更容易接触到先进科技。不同人群获得数字技术机会差异性的决定机制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是个人能享受公共服务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同家庭条件的孩子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上有明显差距,这是机会不均等的表现。这将会进一步导致个体之间在认知能力、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差异。

所以通过公共服务去缩小不同人群使用数字技术的机会差异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技术本身,还要去分析它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相关因素。


改良二次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魏尚进: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我国约有6亿人口月均收入为1000元的话题,引发了热议。那么,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能够扩大到什么程度?假如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能呈现出一个橄榄型的格局,这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李实: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社会的重点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这同时也取决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

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是:一个标准家庭的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则为中等收入群体。按照这种标准,全国14亿人口中大概有5亿人左右的中等和高收入人群,其中高收入人群不足1亿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约4亿,占整体人口比例不足40%。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一个办法就是促进潜在的中等收入人群——即现在的一部分低收入人群转变为实际的中等收入群体。

我们有9亿低收入者,他们中每年约有一定比例的人群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有2亿低收入者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会形成6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只要我国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来支撑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超过社会平均增长速度),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可以达到50%左右。

图/新华社

魏尚进:怎样使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更快地增长?

甘犁:我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干预市场,政府真正应该做的事是改良二次分配的政策。


低收入人群保障需要灵活且及时 

李实:一方面要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储蓄率;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收入,这样他们才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只依靠低收入人群自身的努力来增加储蓄率效果甚微,一部分低收入人群不是不愿意储蓄,而是没钱储蓄,还有一些低收入人群为了防范未来风险,还是不得不进行储蓄。

在这个意义上,公共政策仍有很多探索空间,如果我们的养老公共服务能够提供更高的待遇或者更好的保障,很多低收入人群就不需要自己存钱养老了。还有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储蓄的目的在于对未来的医疗需求。如果想要降低他们储蓄率,关键在于要消除公共服务不足带来的未来不确定的影响。

图/新华社

甘犁:我同意李实教授的观点,预防未来风险是储蓄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而言,这应该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十五年中,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养老、医保等)大幅改善,现在几乎是应保尽保。可是在保障程度提升以后,我们的储蓄率并没有降低,在过去十年实际上不降反升。这其中可能有包括男女比例失衡等很多原因。

我这里所说的消费不足与收入差距有关,也和转移支付不足有关。所以我们要把对低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帮扶与经济增长放在一起考虑。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中低收入群体实施大规模转移支付,通过补贴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降低收入差距、刺激消费、减少储蓄都有良好的作用。

魏尚进:我们在构思怎样更好地帮助低收入家庭时有各种政策选项可以考虑。例如,可以直接给一些家庭无条件的收入补贴;也有一些城市推出了消费券的形式,由政府来补贴消费。在各种尝试里,哪种做法是最贴合中国国情的?有没有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甘犁:杭州是最先推出消费券的城市,一些评估认为其发行的消费券可以使消费有好几倍的增长。我认为在短期内消费券也许作用会较大,在长期则不太可能。但在中国,“消费券”这一概念的普及更具有意义。此前只有杭州在2008年做过消费券的尝试,之后鲜有其他城市接续而上。现在地方政府愿意拿出来一些真金白银和商家联合起来发行消费券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观念转变。

李实: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次疫情对于中国的影响是短期的。应对短期外部冲击的最好办法还是社会救济制度。要让低保更具灵活性,包括失业保险等其他保障制度。

当前,一些地方实施的依然是常规的社会保障措施,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的低保制度能够做到每个月甚至是每周对困难群众进行评估和识别,然后把这种制度向全社会推广,就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外部冲击;在人们收入低于救济标准时,可以马上去民政系统申报,那么困难人群就能很快得到及时的救助。因此,只要能够使制度更好地与现实融合和对接,那么它将比发放消费券更有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社会治理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能不能适应类似的突发事件?有了这次的教训,我们应当对社会治理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灵活有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防御能力。 

《寻找经济最优解》
魏尚进 著

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7月

本文摘编自《寻找经济最优解》,本书不同章节论述的具体问题看似相去甚远,但经济学的思维贯穿始终,体现了作者多年的积淀和思考,并汇聚与各领域专家的合作研究或深入对话,带领读者在全球化、汇率、贸易、制度改革、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领域,寻求经济中效益与公平的平衡点。

广告

寻找经济最优解

作者:魏尚进

京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