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民办校只能招15%的学生?到底怎么来的?合理吗?科学吗?
发布于 2021-09-06 13:41
成都明日最高气温:28℃
成都明日最低气温:20℃
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合理吗?
对培训机构的大规模整顿规范之后,民办学校也来到了生存的转折点。从去年开始,民间就盛传,将对民办学校的招生比例和招生区域,进行限制,时间是2022年。
这不是传言,而是已经写进了有关文件。政策是这样规定的:
将当地民办义务教育占比,控制在5%以内;
义务段民办学校,只在审批区域内招生;
民办高中如果符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的,可跨区域招生。
限制招生人数,限制招生区域,这给民办学校带来了招生难题。按照精神,这是要缩减民办学校的人数甚至学校数量,让学生回到公办学校。
为什么要把民办学校的生源,划定在5%的范围内?这个比例是怎样来的?合理和科学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前几天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认为:
占比5%的规定,是对民办教育的“瘦身”。5%的依据从何而来尚不可知。如果各地制定相同比例,这肯定是简单粗暴的。
杨东平教授
“因为各地差异非常大,有些地方是外来人口流入地,比如东莞,民办教育体量非常大,而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就没有民办校,所以各地的具体比例的确定,应把握一个总体的原则,但同时有弹性,各地可依照实际情况,有自主权来调整,而不是一刀切,直接将民办校都关停。”
“我们可以对比看一下,在欧洲国家,民办义务教育的比重通常在3%~7%,日本是2%。而且,国外民办学校规模都很小,不会像国内民办校一样依靠资本加持,以上市为目的,追求大体量,跟公办校形成竞争性关系。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选择。”
杨东平说,至于民办高中跨区招生的规定,相当于做了一定妥协,没有严格限制跨区招生。但总体而言,像以往那样野蛮的跨区招生将会得到遏制,这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像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未来会怎样发展还不好说,毕竟它已经成为河北地区的品牌。“我的希望是,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逐渐正常化,变成两所独立的学校,将捆绑招生的链条切断,招生规模得到控制。”
有网友表示,除了5%的比例限制外,有些地方还出台了规定,把当地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控制在15%。这是什么意思?
这其实是各地根据实情,灵活出台的规定。
一位校长表示,5%的比例,是全国性的规定,一刀切。15%的比例,则是由各个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的比例。“把本区县民办校的学生,控制在15%,保证85%的学生能就读公办学校。”
成都某民办学校校长透露,目前,各个区县都对本区域内的民办学校数量、民办义务生数量,以及每年即将入学的新生数量,进行了摸底,了解清楚了情况,所以,就划出了15%的比例。
15%的比例是如何来的?科学和合理吗?目前并不清楚,官方也没有就此提供数据。
不仅仅限制招生比例,而且会限制民办校的招生范围。规定义务段民办校只能在本区内招生。以前可以全省招生,现在只能招收本区内的学生,招生范围大大缩减。
据了解,具体操作办法是,主管部门根据15%的比例限制,来对本区的民办校招生计划,进行整体调控,审批各个民办校的招生计划。
“本区所有民办学校,来分15%这个蛋糕。有些区的民办学校很多,15%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民办学校的生源需求。”
举例来说。某区明年有1万名新生就读小一,按照15%的比例限制,只有1500名学生能就读民办小学,8500名学生去读公办小学。1500名学生,按照各校的班额和办学规模,由区教育部门来总体审批。你想多招生,不行。
“对于民办学校扎堆的区县,明年可能是招生拐点。我所知的是,有些区的民办学校,多达二三十所。但当地并没有那么多学生,愿意读或者能支付民办学校的高价学费。因此,很多民办学校的幼升小和小升初生源,明年要遇到困难。”
实际上,四川有些地方已经从今年开始,对民办学校的生源进行缩减。
乐山市一位网友在抖音上发布视频:“我已经报读了区上的一所知名民办学校,但政府部门要求学校把学费退还给家长,让我们把学生转到公办学校去。”
这就是一刀切的结果。家长并不能自由选择就读民办,民办学校并不能自主招生。
可以想见的是,一旦生源总数被限制,部分没有特色和背景的民办学校,将会出现生存危机,导致关门,或者被收购的命运。
如此严格的管控之下,民办学校的未来在何方?
杨东平教授
杨东平认为,民办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本质上来,办出特色。但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非常难。
“我们国家办学门槛太高了,整体来说,中国教育举办权并没有开放,这也使教育家办学难以实现。不久前,我走访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只有200人左右,属于小规模学校,但要满足办学条件,获得办学资质,要投入6000万元。”
杨东平说,在丹麦,任何一个家长都可以举办学校、幼儿园。该国的普惠性幼儿园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只要招满18个学生,持续办学一年以上,就可以合法化,获得政府占办学成本70%以上的财政支持。这就叫主权在民,开放教育,这也是大民办教育的实质。
如果中国能够允许家长、社区自主举办小规模学校,中国教育的多样化和创新性能得到一部分有效解决。
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周刊,特此鸣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