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杂记(二)——《华商报》到底错在哪?
发布于 2021-09-06 13:24
新闻报道,从“文体”划分角度来说,都可以归于“记叙文”。
记叙文,是任何初学写作者接触的第一种,其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则是每个“记叙文”写作者所应共同遵循的规则,或说真理。
2月15日闹出“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儿子会说话”的“葫芦娃”式乌龙事件后,《华商报》翌日即刊载《致歉》。诚实地说,这份勇气和担当及反应速度是值得肯定的。但《致歉》将“混淆”的低级错误发生原因简单归类为“工作仓促”,却难以让人信服。理由如下:
1.办报时间跨度上,《华商报》没理由“仓促”。《华商报》前身为1941年4月8日创办的《华商报》晚刊,时任领导人为范长江。《华商报》创刊于1995年元月,1997年7月改版。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
2.读者数量和覆盖率方面,《华商报》理应“不敢仓促”。《华商报》日发行量为30万份,读者忠诚度68.8%。
3.办报宗旨不允许《华商报》寻找“工作仓促”的理由或借口。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办党和人民都满意的一流报纸。
4.队伍规模让“仓促”“真香”。报社有编辑记者及经营管理人员600余人,发行队伍近3000人。
看到这里,或有人问:《华商报》的“葫芦娃”,到底错在哪?
以“过来人”的既往经验,我估摸着可能离不开这么几种可能:
1.这不是新闻,是“故事”。面对面的实地、一线采访,坦白说,如果是正规渠道和方式进入正规媒体采编队伍的,出现“常凯申”这样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是故事,当然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与扯淡较真。
2.内部工作沟通、配合方面的只“唯上”,不“唯实”。新闻稿从采写到付梓,最简陋的程序都至少有三道:自审、主审、校对,“葫芦娃”如不是编故事而能完美错开这最少三道审核关,最大可能是该稿的主笔本身就处于领导核心,团队平日里也习惯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领导艺术,不愿也不敢揭领导的短,“妄议”的风险和代价太大。
3.团队已是互相拆台的“乌合之众”。成功避过三审,起码能说明团队的这三个把关人根本没有一荣俱荣、唇亡齿寒的集体荣誉感,明哲保身甚至自相倾轧的“精致利己主义”成为主旋律。
4.职业道德与敬畏感双重缺失。以发行量和“忠诚度”计算结果来看,《华商报》每日要面对多达21万的“老客户”,很难想象“葫芦娃”的此番操作心中存有“真实、严谨”的职业操守及“公正、透明”的职业敬畏。
……
可能存在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本人都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
这个锅,“仓促”不该背,也背不了。
马屁拍在马腿上的 “用力过猛”,可能更为贴切和真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