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菜故事丨佛闻弃禅跳墙来的味道到底有多诱人?

发布于 2021-09-07 07:47

福州第一批65道闽菜保护名录

传统名菜——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一般是使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后,软嫩柔润,荤香浓郁而又不腻,味中有味,直入心脾。


初闻此菜名的朋友一定觉得奇怪,“佛跳墙”这根本不像菜名,倒像书名或是地名,单从字面是很难理解其义。了解过后才会知道这道菜大有来头,历史文化渊源浓厚。

 

佛跳墙的典故,在福州民间有三种传说。

01
传说其一
据传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庄一位官员设家宴请福建布政司周莲,他的绍兴籍夫人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寿全”,内有鸡、鸭、肉和几种海产,一并放在盛绍兴酒的酒坛内煨制而成。周莲吃后赞不绝口,遂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登门求教,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以后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话“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寿全”就被“佛跳墙”取而代之名扬四海了。


02
传说其二
福建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
03
传说其三
诗中有云: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当年一群乞丐每天提着陶钵瓦罐四处讨饭,把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烧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路过的和尚闻了,禁不住香味引诱,跳寺墙而出,大快朵颐!


佛跳墙内的每一样食材都要单独处理,因为食材众多,十分耗工费时。炖、炒、腌、泡,样样不减工料,在古时候,想要完成这样一道菜,起码需要10天的时间。如此炮制,上乘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绝不是普通菜肴能比拟的。执箸而尝,海鲜的鲜甜、肉类的香浓、山珍的肥厚,煨出的汤味浓郁醇厚!多种口感汇聚交融,提升到了精华的味觉享受。来福州的朋友一定来要试试正宗的佛跳墙,体验一下“佛闻弃禅跳墙来”的诱惑。

喵喵每食
你好,欢迎加入#喵喵每食#计划,坚持打卡福利多多哦~我们是博耕科技旗下美食生活平台,教你做菜,带你吃喝,一起寻找中国好味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