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有关键期吗?著名儿童教育学家殷红博:70%是在7岁之前
发布于 2021-09-07 10:36
研究发现,人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70%的关键期是在7岁之前,50%是在3岁之前。
抓住“关键期”进行良好的教育,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家长如何抓住孩子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呢?我们来看看著名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学家——殷红博的详细解读。
01
究竟啥是关键期?
具体指哪个阶段?
问:您是研究儿童关键期的专家,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究竟什么是儿童关键期?
殷红博:儿童关键期的概念是早在1935年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的。以国际标准化行为习惯培养周期为例,成人要建立或改变一个习惯,需要50天时间,每天重复21次才可以,而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而言,只需要10天,每天重复10次就可以。从这个强烈的反差可以看出,关键期对儿童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
问:关键期都在儿童阶段吗?
殷红博:人类大脑的很多功能,习得和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研究发现,人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70%的关键期是在7岁之前,50%是在3岁之前。
杰出人才的超强能力通常在10岁左右就爆发了,比如很多奥运冠军,5岁左右就开始接受正规训练了,艺术大师们也是这样,比如郎朗,3岁开始学习钢琴。因此,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最好抓住关键期,事半功倍。

02
培养儿童综合素质
体能素质必须优先培养
问:儿童在7岁之前,哪些素质是需要重点培养的?
殷红博: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谓千头万绪,不过,最重要的素质是智力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艺术素质和领袖素质。这5个最重要的素质,发展关键期都在7岁之前,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问:在这5个重要素质中,哪一个是必须优先培养的?
殷红博:我认为,体能素质必须优先培养。现代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具备强健体魄和良好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应该是第一教育目标。
孩子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在科学、系统、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中,孩子的智能素质,如专注力、观察力、记忆能力、领悟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
问:孩子身体素质改善了,心理素质一定会水涨船高吗?
殷红博:我的研究显示,孩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关系数为0.75;也就是说,孩子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发展基础和最主要保证。
这些孩子普遍在3~6岁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和运动认知。3~6岁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3~6岁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常常不被成人重视,到了青少年时期或成人时期,这些3~6岁出现的心理问题将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
矫正的方法很简单,只要长期坚持运动,许多心理问题就能逐渐得到缓解和治愈,当然,治疗永远不如预防。

问:培养体能素质还有哪些好处?
殷红博:7岁前的发展关键期是开发孩子遗传潜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唯一的时期。开发孩子的综合潜能必须遵循孩子各种潜能发展的关键期规律和特征。
研究发现,开发孩子的身体潜能,尤其是3岁前开发孩子的身体潜能是开发孩子综合潜能的第一步。孩子的身体潜能对孩子记忆潜能、学习潜能、创造潜能、悟性潜能、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潜能的开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03
抓住关键期
这三个原则要牢记
问:许多年轻的父母在育儿方面有许多困惑,您的关键期理论一定会对他们有所启发,但是具体怎么做,您能给他们支支招儿吗?
殷红博: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榜样意识,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并让孩子感知到。比如说运动,如果父母不爱运动,孩子很难爱上运动,所以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其次,家庭教育要有系统性。培养孩子一种能力、一个习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不是三五天就能看到成效的,教育一定要有持续性。
比如父母引导孩子建立“利他”意识,不是带孩子帮助别人一次、做一次公益就结束了,而是要有阶段性与持续性,每周一次或每个月一次,这样才能成功。
最后,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父母不要简单地指导孩子做什么,而是要想办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比如让孩子学习乐器,首先教孩子感知这个乐器,感知几个月之后,才能开始教孩子练。有的孩子一看到钢琴就说,妈妈我要练钢琴,但这可能是一时的兴趣,练几天以后就不爱练了。
所以,让孩子长期感知钢琴以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练习,这非常重要。

人物简介
殷红博,著名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教育项目“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和“全脑开发与儿童关键期教育”等,是中国开展人类大脑发展关键期科学研究第一人。
END
作者:小单
编辑:付晓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现代家长》、《妇女生活》
点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