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初秋走艺圃,寻找文徵明的气息

发布于 2021-09-07 20:18

寻找文徵明

三十一景图

2021年9月6日,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林家治吴门画派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021苏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共文化配送项目之“文徵明三十一景图”艺术之旅活动在苏州艺圃欢乐举行。

参加此次文化之旅活动的是来自常熟碧溪街道教育文体科的文化艺术爱好者们。常熟碧溪街道有着悠长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碧溪之名始于宋代,因村南九潭十里、淙淙细流、绿波粼粼、汇成一溪,谓之“碧溪”。这样的一片土地滋养出这样一批爱好和向往文化艺术的人们便也是情理之中了。

常熟碧溪街道教育文体科的艺术爱好者们在吴门画派艺术研究院老师们的引领之下,兴奋地参观了李公堤文创街区三雕艺术馆、姚绣、青年雕塑馆以及明堂1427,度过了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时光。

01

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苏州明堂映像美术馆。明堂映像美术馆馆长、吴门画派研究学者邵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分享: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文徵明的子孙及其追随者们。大家不自觉地被吸引,沉浸在吴门画派的小故事中,走近文徵明的子孙及其追随者的生动故事中。

02

赏三十一景

吴门画派艺术研究林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场馆,也介绍了中国吴门画派和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比对。她着重给大家介绍了文徵明三十一景图和拙政园的渊源故事。

03

游艺圃

艺圃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北

吴趋坊附近的一个古巷里

这里曾是文徵明曾孙文震孟的宅地

在文氏一脉的育人及艺术传承之下

文震孟成为明代著名的状元郎

明代苏州文人有筑园读书的风尚,对园林的追求反映了文人向往隐逸生活的理想,所谓“从容步山径”“坐弄流泉”“扫竹窗下”,诗意般的生活。

其中有许多园林熬过了世事变迁,成为了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藏。如文徵明扩建停云馆,还在拙政园留下了许多景致,而文震孟则改造了艺圃。

艺圃向来清雅

大概是沾染了文家的气息

多了几分沧桑的文气

少了几分浮华霸气

乳鱼亭、响月廊、渡香桥

单是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想入非非

来到艺圃中

仅仅是散步、喝茶

便依然能感受到文家的气息

在延光阁中落座喝茶

茶杯内碧绿嫩芽慢慢起舞

晴窗外午后斜阳映照秋塘

弥漫出阵阵荷香

营造朦胧的氛围

- 吴门画派艺术研究院-

艺术研究的殿堂

文化传播的客厅

将文化的传承寓于玩乐

将艺术的融入生活点滴

发现美与艺术就在身边

这便是文旅的意义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