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我们生老病死的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07 20:14

你觉得自己又有多独特呢?

相信不少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

你的基因和香蕉还挺像:

相似度大于60%

和老鼠更没差多少了:

相似度90%

和黑猩猩简直是一个模子的:

相似度96%

人与人相似度高达99.9%

没错,就是这不足0.1%的基因差别,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看似100%的差别,形形色色高矮胖瘦各种肤色百变性格等等。

看来基因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牵一发动全身,稍微变一点点,你就变了一个人,甚至一个物种!

那我们再进一步聊聊,基因与我们生活质量更息息相关的吧,那就是他与“疾病”的联系。



“除了外伤,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利根进川博士



这话说的虽然很激进,但是还是很有道理的。

相信所有人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怎么病的?

究竟疾病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先天的基因后天的外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正常情况下基因通过编码合成蛋白质参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导致了人体机能的紊乱。如果和外界因素叠加,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我们熟悉的多种肿瘤,就是因为“双打击理论”:通常自身携带一个家族遗传的致病基因,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的第二个致病基因突变,最终引发了疾病的发生。再比如我们熟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很显然,基因虽然看不见,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随着近几年医学检测水平的不断进步,「基因」、「基因检测」成为了我们耳边最高频的词汇。

可究竟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与常规检测又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解答所有你对「基因」的疑惑!


  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具有特定功能的DNA片断,基因可以表达出不同样子的蛋白质。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完整的乐高模型,那么蛋白质就是基础的积木零件,而正是基因决定了积木的形状以及功能。

换句话说,我们的生老病死、健康长寿、靓丽、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等,全都是基因差异化表达的结果。


  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从检测者体液或者组织细胞中提取DNA样本,通过基因测序或其他方式,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充分了解你的“出厂设置”。

不仅能辅助诊断现在身体是否有发生疾病,甚至可以预测身体患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优化生活习惯,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基因和疾病密切相关。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有三种:

 (1) 遗传的基因缺陷;

 (2) 基因的后天突变;

 (3) 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从理论上讲,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测出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风险的预估会越来越精准。使得进行基因检测即可针对性的避开不良因素,做到真正的预防疾病。

 基因检测的意义:

1.1 辅助诊断: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讲到一位妈妈带着一个罹患疑难杂症的孩子,走访了大江南北几十家医院,历时几十年都未能确诊。这正是因为疾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即使患者表型很相似,但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病,导致误诊漏诊,小孩子进行了治疗后却毫无好转。

 

基因检测可以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精准的诊断,从基因层面进行疾病的确诊。避免患者因贻误治疗时间而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

1.2 精准医疗: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不是药神》就是精准医疗的应用,剧中的格列宁就是人类第一个用于抗癌的分子靶向药。电影主人公的原型陆勇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等待骨髓移植过程中,主要靠靶向药物“格列卫”维持治疗。

靶向药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对疾病有效?顾名思义,靶向药是指针对特定靶点如同开枪射靶直指目标的药物。具体来说,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因此药物副作用较小,已经越来越被患者接受并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1.3 预测医学:
有些基因如果发生突变,会导致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大大提升,通过对这些基因的检测,可以在健康和亚健康时期改善环境和生活习惯,降低患病的风险,做好健康管理。

著名的国际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曾通过基因检测查出了自身是BRCA1基因的携带者,这让她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患卵巢癌的几率高达50%

在基因检测的帮助与医生的指导下,主力选择进行切除乳腺的手术,这不仅让自己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从87%降到了5%,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安吉丽娜朱莉说:“这个决定不仅不会让我觉得失去了女人味,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更强大了”,她选择把这个消息公诸于世,也是希望更多人能从基因检测中获益。

1.4 出生缺陷防控:

除了个人层面的健康管理,在遗传层面,基因检测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一些遗传病,在产前没有明显的B超异常,常规的筛查可能会漏检,带来巨大的家庭负担。通过基因检测,在产前得知胎儿的健康状况,对重大的出生缺陷进行提早阻断。甚至在孕前可以帮助备孕夫妇预测患儿风险,进行更好的生育选择。

1.5 泛娱乐化应用:

如果你好奇自己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好奇自己的出厂设置里应该就有怎样的天赋,好奇自己应该多吃那种食物,那么基因检测也可以满足你这些好奇心,让你看到你一个可能意想不到的自己。


 基因检测的应用场景 


临床应用:
通常用于患者、家族性遗传病的高危人群。通常测试样本为检测者的外周血或穿刺获得的组织。主要应用方向可涉及上述提到的辅助诊断,精准医疗,预测医学,出生缺陷防控。

消费级应用:

一般用于正常健康大众,在家自测就能完成。通常测试样本为口腔上皮细胞,也就是收集唾液或者利用口腔拭子擦拭口腔内壁即可。主要应用方向可涉及泛娱乐化的基因信息:祖源,潜能等;也可用于上述的预测医学与遗传病防控,进行疾病的风险管理,饮食的健康管理,生育的遗传管理等等。

通常临床级基因检测听从专业人士指导即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更多的是普通大众日常可以触达的,适用更多人的消费级基因检测。


消费级基因检测

和体检有何不同


消费级基因检测和常规体检可以从用途、方法和时间等几个维度进行区分。



用途

常规体检:
常规医学体检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此刻的你是否已患病,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

基因检测:
而基因检测是预测你与生俱来的患病风险,通过专业人士指导,让受检者注意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让致病基因表达(不让疾病发生),可以预防重大疾病。



方法

常规体检:
常规医学体检需要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来进行检测,工序相对复杂。

基因检测:
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只需要简单的用取样板在口腔中刮一刮即可,工序相对简单。



时间

常规体检:
常规医学体检一般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一生中相同项目只需检测一次,报告可随着科研发现进行数据解读的更新。


什么人群可以从

  消费级基因检测获益?


备孕妈妈或孕妇

基因检测对于备孕妈妈以及孕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些出生缺陷叫做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看上去是完全正常的两个人,却仍有生育患儿的风险。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阻断致病基因在家族中的传递,预防出生缺陷带来的重大家庭压力。及早的发现则可以提前预防,及早的采取干预治疗等,为宝宝和妈妈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些遗传病有很多,比如:β-地中海贫血、非症候群型听障和失聪,威尔逊病(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糖原贮积病等。

以南方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为例,其临床表现为贫血,肝脾进行性的肿大,黄疸,伴有发育不良等。严重者会在出生数日便发生贫血,典型的表现是臀状头,就是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前额突出,两颊突出,少数的患者在肋骨和脊椎之间会发生胸腔的肿块。但是通过基因检测,即可及早干预,为家庭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对于类似β-地中海贫血这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如下图所示如果,父母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孩子则有高达25%的几率患病,50%的可能性也是携带者,可能影响到孙代

儿童&少年

幼儿期(0-6岁):宝宝吃什么能长高?会不会很容易过敏?对有些药物会不会有不良反应?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针对性给宝宝进行营养补充,避免敏感环境与药物等问题

少年期(7-18岁):一个人的成就是基因加环境共同作用结果。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他的“出场设置”:艺术潜能,创业倾向,运动特性等等,可以更好了解孩子的基因性格,提前避免对他的高危的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做基因检测可以提前预知疾病风险,包括肿瘤,老年痴呆、老年高血压、心脏病等,可以积极的针对性做好提前干预,延长健康年龄,提高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幸福。

同时,慢病一直困扰着超过80%的中国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们几乎都是长期药物使用者。每个人的药物代谢能力都不同,一视同仁的药物剂量对某些长者会形成长期累积毒性。通过基因检测,可发现药物代谢特质,更合理用药

为什么有人喝水都会胖?为什么有的人晚上难以入眠?为何有的人用那么多保养品但是皮肤还是很差?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减不下来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根据不同的代谢吸收能力,可以定制化解决方案,避免浪费资源在并不适合自己的方法上。


基因检测该怎么选?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市面上消费级基因检测方法基本就三种:基因芯片,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芯片理论上并不是经常说的测序,使用嵌在芯片上的一些DNA探针来“钓鱼”,看你有没有一些目标的基因位点。换句人话来讲,就相当于看你是个乐高人,是一些大块儿大块儿的拼起来的。

全外显子组测序是利用测序的方法,把编码人体蛋白质的那些基因拿出来看看。换句人话来讲,就相当于看你是个比较细致的人了,能看清细节。

全基因组测序则是顾名思义,把你的基因看了个精光,相当于用放大镜自己的看你的每个细节。

那么价格层面,自然是递进状态,所以你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检测,可以参考如下:

如果是想看一些泛娱乐化的结果,满足好奇心,比如祖源,性格那些,可以用基因芯片的方法,价格也比较便宜。

如果比较重视健康管理,想准确得知疾病风险,遗传风险,饮食建议等等,建议用全外显子测序方法,性价比较高。

如果是科研发烧友,可以尝试全基因组测序,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位点进行解读。


ARTICLE REVIEW

精 彩 回 顾

干细胞逆转新冠肺炎的肺纤维化!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新时代!

干细胞破解糖尿病不治之症!

干细胞技术帮助子宫缺损修复!

广东华曜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专属贵宾海外医疗服务,服务包含自体干细胞疗程应用与储存.IVF试管婴儿.高阶健康检查及VIP健康管理咨询等,并提供一条龙式海外医疗绿色通道服务。

了解更多

将有专人为您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