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热捧的“北交所”, 到底为谁的利益服务?

发布于 2021-09-08 07:57

资本市场那些事儿
投资是一场修行!选择和谁在一起,要比去的远方更重要。
53篇原创内容

✪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文原载《改革》2021年第6期)

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中小企业在税收和就业上往往有着巨大贡献。其中不乏既是“专、精、特、新”的佼佼者,又在技术、生产、市场等特定环节低调务实的“小巨人”企业,有的甚至是特定产业的“隐形冠军“本文认为,“小巨人”企业对我国产业发展、工业强基工程和制造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而一些民营“小巨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有些”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对供应链的塑造和掌控能力,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容易产生断链和被淘汰的风险,在激烈竞争中可能被替代。

作者建议,除了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来推动”小巨人”企业发展,还应加强战略部署:企业要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国家要为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出台相应政策,助推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方阵;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的境况与出路

“小巨人”企业是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其重要特征是:主要产品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相关领域可能国际领先;在较长的时期内始终专注于产业链上的某种技术、某个环节或某种产品,特色明显;市场优势显著,创新能力较强且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专业生产成套产品,可为市场、大企业或某些项目提供重要零部件、元器件或者配套产品;在技术研发、生产设计、产品制造、营销策略、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革新创造,社会责任感强,效益好、信誉高、影响大;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产品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重视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有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领导层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十四五”以及未来较长的时期,“小巨人”企业对我国产业发展、工业强基工程和制造强国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先进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有望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

事实上,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实现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强调以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等专项行动。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确定了该项工作的目标、企业的培育条件、组织实施计划,提出了培育工作中的相关要求,并于2019年、2020年公布了两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在此前,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并促进基地智慧化、平台化,为”小巨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培育发展新动能。据此,2015年12月、2016年11月、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发布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并且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2020年8月再次公布了3个年度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培育和发展”小巨人”企业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我国“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图景

我国“小巨人”企业多数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来讲,含有一小部分国有资产和外商投资资产、但不具有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列在民营企业之中。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孕育“小巨人”企业的沃土,其经历过多种发展模式,如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现代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制度为基础的私营企业模式,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方式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以集群发展为特征的模式,以加工出口方式为主通过国外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型企业发展模式,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企业或知识精英创业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传统背景,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要求。

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是以民营企业发展为大背景的。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深刻影响着“小巨人”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增加值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吸纳了全社会上亿人的就业者,完成了我国绝大比重的对外出口,并占有规模以上企业50%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所有民营企业的投资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了40%。因此,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这构成了“小巨人”企业发展宏大背景。我们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加以剖析。

由图1可知,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在21世纪的前10年一直呈直线式上升,2010年以后有短暂的下跌,2015年以后企业数再度减少。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6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滑,至今没有明显的大幅度回升。民营企业的资产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要2018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5.74%,近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平均用工人数和利润总额大体呈增长之势,没有太大的波动。

图1-民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年鉴 2018》)

()

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产品出口可能受到更大制约,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不稳定、外部形势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加大了民营企业经营的困难。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民营企业仍然持续出现资金流短缺、资金链断裂和入不敷出等现象,在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也往往更高。由于难以获得急需的资金,一些企业难以正常运营,一些好的产品和项目错过了市场机会。而且,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竞争进一步加剧,民营企业的很多产品销售困难。

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成本高,生产效益低,转型步伐慢,适应市场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2011年以来,由于物价、劳动力等多因素的影响,成本上涨成为民营企业最难破解的难题。此外,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观念、制度、技术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不如国有企业,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相对稳定的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加、内部管理的缺陷和自身技术创新的不足等,都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我国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虽然在总量上远大于大中型企业,但是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量等经济指标方面都不及大型企业,整体竞争力上小微企业是弱于大中型企业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近些年民营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生存困难,一些行业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实体店销售等行业出现亏损,企业的投资意愿显著下降,某些行业小微民企发展状况堪忧。

我国“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规模与总体特征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小巨人”企业生存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就需要着眼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同时,还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在制度、政策、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加大力度培育”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在实践中,为进一步推动”小巨人”企业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和技术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推动实施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要2020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要2020年)》《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根据各省(区、市)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品,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图做强有特色、有单项优势的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依据产业链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了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优化和叠加服务资源,加强对优质“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培育认定2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国家持续培育“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与“小巨人”企业合作,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推动形成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

为配合“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国家还出台了《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建设一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旨在汇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这些基地主要由拥有资质的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先进、运营模式科学、服务功能齐全、创新链完整、社会信誉度高、带动影响力强。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小巨人”企业名单;2020年11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小巨人”企业名单。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2020年8月,又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这些公布的”小巨人”企业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布在不同的省(区、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民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由表1可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小巨人”企业是248家,第二批是1744家;2019年度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107个,2020年度是117个。按照国家对“小巨人”企业培育的规划,“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在于做专、做精、做大、做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进而使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不断壮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的“小巨人”企业有着专、精、特、新的共性,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存在不同差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小巨人”企业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不同地区“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分布特征。总体而言,这些”小巨人”企业将成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我国“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关联性

 

“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有着特殊的地位。截至“十三五”末,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目前,国家正力争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小巨人”企业和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向智慧化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

总体而言,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巨人”企业较多,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小巨人”企业则相对较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分布较为均衡,国内八大地域(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港澳台)的分布总量差别不太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小巨人”企业一般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优势,故而普遍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许多省(区、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小巨人”企业发展。2021年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确定聚焦人力、财力、技术培育出10000家左右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支持其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

而在此前,一些省(区、市)就已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扶持“小巨人”企业,如《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的若干意见》(2015)、《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的意见》(2008)、《甘肃省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6)、《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办法的通知》(2020)、《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意见(2017-2020年)》(2017)、《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2015)等。可见,“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和发展不但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而且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更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巨人”企业则相对少一些。不同地区的“小巨人”企业还表现出所在地域生产资源或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如青海珠峰冬虫夏草药业、甘肃施可丰生态科技、西安航天民芯科技、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贵州高峰石油机械、成都百施特金刚石钻头、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海南椰岛酒业、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湖北远大生命科技、河南新科起重机、山东海汇环保设备、江西环球陶瓷、福建漳州安泰铝材、宁波福特继电器、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哈尔滨威尔焊接、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沈阳亨通光通信、内蒙古库伦蒙药、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邯郸市美坚利五金制造、北京易点淘网络技术,等等。“小巨人”企业的分布反映了地区的优势产业传统,也反映了地域的产业优势资源。

未来推动“小巨人”企业发展,要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方阵;加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聚焦主业,突出特色,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小巨人”企业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方向,进行深耕细作。用”杀手锏”技术,铆定主业,聚焦国家先进制造领域技术路线图中的关键产品,聚焦所在省份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突出产品特色和技术特色,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小巨人”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企业做大做强。将有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的优势“小巨人”企业项目列入地方或国家重点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绿色制造项目等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要加大“小巨人”企业的创新投入,助力工业”四基”和制造强国重点领域,加强”小巨人”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机制。

要建立“小巨人”企业生产运营统计监测制度,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不定期发布”小巨人”企业统计数据,编制“小巨人”企业运营指数和金融条件指数,加强其结构化分析。要培养”小巨人”企业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加快推进“小巨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营造持续学习的、开放的工作环境,确保“小巨人”企业部门、员工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协作。要采用数字工具、数字自助服务技术,让企业信息变得更透明、更容易获得,增加交互式工具,推动“小巨人”企业转型成功。

(二)“引进来、走出去”有机结合,支持“小巨人”企业成为单项冠军企业

帮助”小巨人”企业利用认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并进行数字化重塑,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生产模式。支持”小巨人”企业开展前沿技术、重要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鼓励其依据特色或专长进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要推动“小巨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共享创新性成果的应用。高度重视”小巨人”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培育具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战略意识的“小巨人”企业家、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并鼓励”小巨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强化工人的技术培训和转岗技能培训,促进优秀人才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小巨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强化工业设计和工业软件的开发。地方各级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作用,引导“小巨人”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补足研发短板,努力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冠军企业。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小巨人”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在合作中扩大国际影响。要创造“小巨人”企业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小巨人”企业国际知名品牌方阵。要让顾客熟悉其品牌名称、品牌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特别要使顾客理解品牌的特性和优势。要注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小巨人”企业知名品牌的培育与延伸,要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分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状况,降低延伸风险,规避品牌稀释,努力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要缩短销售时间,降低销售成本,不断拓展新渠道、新市场,提高品牌赢利性和客户的满意度。要支持“小巨人”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区域资源整合,用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营销与服务流程;要加强“小巨人”企业品牌制度安排和设计,强化品牌文化塑造、企业品牌战略愿景,将其深植于企业与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形成全体员工都普遍遵循的共同文化价值取向。

(三)加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要建立”小巨人”企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对“小巨人”企业的公共、市场、社会公益服务机制。要全面发展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小巨人”企业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产业园区、创业创新基地、产业集群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其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提升对“小巨人”企业的支撑能力,增强其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要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机构开发专门针对“小巨人”企业的服务产品,支持其加快上市步伐。特别是要注重建立全多层次的“小巨人”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中小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小巨人”企业提供金融创新产品,对“小巨人”企业增加首贷,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行便利续贷业务。要完善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进一步规范银行业涉企服务收费制度,降低“小巨人”企业综合性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服务我国”小巨人”企业。



本文原载《改革》2021年第6期,原标题为《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的境况与出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