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幸福生活(76)双减政策之下,父母何去何从

发布于 2021-09-11 11:08

近日国家开始管制课外培训,不管是家长还是机构,其都是很焦虑的,对于机构来说,不知道如何转型。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管理和梦想如何完成。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月9日,我们心里咨询小组的几位老师们,在二级心理专家姚文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以下是姚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超级棒,借此也分享在这里,帮助一些焦虑的家长们。

1、现状背景:

双减之前,全民皆补课,谁敢不补。说实话,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鼓吹甚至威胁下,很难保持坚持不补的定力。家长最终被裹挟着给孩子补课,可以理解。

如今,国家强制要求不准补课了,培训机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宣传鼓吹了。有的家长依然想主动出击寻找给孩子补课的机会,这种现象就非常有意思了,值得探讨。

2、家长依然想给孩子补课的心理

双减之后,有的家长依然想主动出击给孩子补课,有以下几种心理:

(1)家长认为现在绝大部分孩子没有补课的渠道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单独开点小灶,一定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排名。

(2)孩子突然多了很多时间闲赋在家,看电视耍手机,甚至跟二胎弟弟妹妹嬉戏打闹,家长觉得孩子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3、 补课是好是坏?

补课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分数,因而有可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进而有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是有好处,但也就在于多了可能性而已,因为即便上了好大学,如果孩子身心健康出了问题,是得不偿失。

补课的坏处在于: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认为,创造力是人类最高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创造力的培养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自由,孩子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发展出创造力。对孩子的过多干涉和约束会扼杀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送孩子补课的行为,如果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愿意补课(没有威逼利诱),即补课遵从了孩子的意愿和选择,没有干涉和约束孩子,如果是这种情况,适度适当的补课是利大于弊,孩子的成绩会提高,因为孩子自己愿意,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就会学的好。同时创造力的发展也没有被压制,欣慰家长只是遵从孩子的意愿,孩子是自由的,没有被管束、干涉和强迫。

如果孩子不愿意补课,而家长威逼利诱甚至强迫孩子补课,一方面孩子虽然被迫屈从,心里肯定有阻抗,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因此学习成绩不一定会提高。同时,孩子被管束、强迫,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权,其创造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压制。这种情况就属于半点好处都没有。

当前,学校、老师为了提好升学率、优秀率,海量作业、刷题,对孩子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压力,而广大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也是各种要求。

因此,绝大部分孩子已经是处于受到管束、强迫的状态了,内心是有阻抗和不满情绪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再送孩子去补课,绝对是半点好处都没有的。

4 、家长何去何从?

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制造焦虑恐慌,让家长乖乖花钱送孩子补课。

然而,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亲子关系。家长给予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会让孩子受用终身,他可以用幸福的童年经历疗愈一生。而家长陪伴不够,质量不好的孩子,却需要用一生来疗愈糟糕的童年经历。

现在,国家出手,没有补课渠道了,这其实时给了家长一个机会,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现在小,还需要家长陪伴,家长应该趁此机会补课,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家长的爱。错过这个机会,孩子长大了,孩子就会离开家长,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

所以,没陪伴过孩子、很少陪伴孩子、不知道该怎样陪伴孩子甚至逃避孩子的家长,是时候接受培训了,学会高质量陪伴孩子,学会与孩子亲情互动,学会耐心倾听孩子,学会准确共情孩子。

在孩子的陪伴上,姚老师的建议是:选择一部他喜欢的电影一起观赏、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一起阅读,做一顿孩子的营养美食。

其实这个时候,更需要妈妈、爸爸去成长,做一个真正的家庭“营养师”,给与孩子精神、心里、身体的满足。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健康的身体,那就是心里健康、身体健康。那才是完美的健康。

这才是双减政策下,广大家长朋友该走的路。浅谈分享,仅供大家啊参考。

 祝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每日一更,日贡一卒,为创业留点痕迹


     下面是我的微信,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添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