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生又迎一“好消息”,上学连书包都不用背了?

发布于 2021-09-11 12:00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为进一步为中小学生减负,双减政策落地,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补课负担。

双减政策落地后,众多教育大省都率先做出表率,下发了很多相关政策,这其中有被支持的也有被反对的。

双减政策下,那些饱受争议的具体“政策”

★小学一二三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9月1日秋季开学之初,教育部下发考试管理通知,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笔纸考试,三四五六年级一学期只能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可根据具体学科,进行一次其中考试。

在教育部明确发文,禁止小学一二年级进行纸笔考试前,上海教委就发布了小学一二三年级不进行笔纸考试,小学1-6年级都不进行英语科目纸笔考试。

★小初高不得以任何形式分重点班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此前初中高中都会根据成绩分尖子班、平行班、渣子班三个等级,这种分班形式让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受伤,也违背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原则。

在双减政策下,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初中、高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分重点班,以后在教育领域重点班、平行班这样词汇就此消失了。

★中小学生考试成绩不公布

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未成年因考试成绩做出后悔的事情再发生,明确规定中小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任何形式进行公开排名,家长和学生只知道考试分数,对于在班级在校排名一无所知。

禁止公开考试成绩排名,也是配合双减政策,打破教育内卷化的焦虑感。

★减负不背包

近日杭州一小学发起了一倡议,为响应双减政策,减轻小学生“背包负担”,提出减负不背包倡议,书本整齐地放在课桌里,尽量在学校内完成书面作业,不用再背着书上下学,放学后主要安排体育锻炼、阅读、劳动等方面的活动。

“减负不背包”倡议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看法不同

据调查表明,此前我国小学生平均书包重量高达20斤,远超规定内学生体重的三分之一标准,每天背着这么重的书包上下学,学生不仅感觉身体很疲惫,还会影响身体发育,被压的长不高了。

因此,对于“减负不背包”的倡议,部分人是认同的态度,认为这才是切实为学生减负。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

“双减政策下的很多举措都陷入了误区,双减是为中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而是减少优秀人才培养,从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笔试,到现在连书包都不用背了,大有一种矫枉过正的错觉。”

这样一来,既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又能打破教育内卷化的焦虑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中考高考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分流机制依然存在,一旦矫枉过正,对于今后的中考和高考优质生源选拔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减负不背包”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小学生涉世未深,不明白中考高考的残酷性,成年人则需要对其未来负责任。

“双减”从长远发展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一位网友分享,双减落地后首个周末,小区里的一幕,给网友很深的感触。

没了忙碌的补课班和写不完的作业,首个周末男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起了“三国杀”,孩子们席地而坐,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有种回到80年代,小学生聚在一起弹玻璃球的既视感。

这就是双减带来的生活幸福感,快乐学习原来真的可以实现,让学生拥有更广阔更多样性的童年,也更有耐心去感受新鲜事物,将来有经验去创造出提高人们幸福感的高科技,想来这就是双减政策的意义吧。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有教育各界人士,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把握好双减下“度”,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快乐学习。

这样一来,既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又能打破教育内卷化的焦虑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