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智慧家教】双减政策下的家庭责任——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家庭教育指导(39)
发布于 2021-09-11 14:5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又到了周六智慧家教时光,今天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和您分享的是双减政策下的家庭责任,希望对您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这次的开学和从前有所不同。不留作业、不考试、不补课……总结一句话,双减的目的就是——让学习回归校园。
有不少家长说:“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给孩子报辅导班了,孩子的学习都归学校管,既省钱又省心。”这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单纯寄托在学校,作为家长也有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大保障,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孩子的成长,请家长收好这份责任清单。
责任1: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了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勤记笔记,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
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自觉阅读课外书。
◆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少吃零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天保持适当的身体锻炼,注意个人卫生。
◆行为习惯
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见到老师要问好,做到尊师重教。

责任2:督促学习,养成自律
什么样的孩子走得最远?一定是自律的孩子。自律的孩子,不需要家长和老师过多提醒,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一个孩子有多优秀,看他自律的程度就知道了。
但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他的自觉性会差一些,需要外界的督促。任何一个自律的孩子,那一定是父母严格管教和正确督导的结果。
家长不能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孩子学会自觉,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家长不督促,那孩子以后会更加不自觉,更加为所欲为。当孩子不想学习,懒散放纵时,一定要狠心逼他一把,没有天生爱学习、自律的孩子,都靠父母的狠心和坚持。

责任3:重视陪伴,用心沟通
现在许多家长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有多少父母没有好好陪伴过孩子。
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已经无法打开孩子的心门。”
其实,陪伴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没有陪伴,父母就不可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更不用说引领孩子健康成长。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陪伴,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遗憾。在这里,不是呼唤各位家长抓紧每一分钟陪伴孩子,而是抓紧陪孩子的每一分钟,做到高质量陪伴。陪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和孩子沟通。要真诚的接纳和欣赏孩子,给予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责任4:建立规矩,学会敬畏
李玫瑾教授说过:“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该说就要说,该立规矩就立规矩。”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不少家长都不重视。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溺爱孩子,有的是怕影响亲子关系。但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社会确实推崇爱和自由的教育,我们允许孩子自由地探索,有时宁愿自己麻烦一点,也不阻止孩子。给孩子爱和自由没错,可是那不等于放任孩子!
我们终究无法陪伴孩子一生,小时候给他立的规矩,恰恰是在给予孩子最大的保护。教会孩子守规矩,敬畏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