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自行车,你真的会骑吗?
发布于 2021-09-11 16:25
像以上的情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常看到许多小伙伴在驾驶自行车时
遇到人行横道时会直接骑过去
其实这是不对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节非机动车通行规定第七十条: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因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无法在本车道内行驶的非机动车,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行驶,并在驶过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驶回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遇此情况应当减速让行。

随着公共自行车的普及
有些人就开始了“花样百出”的骑法
像上面这样使用公共自行车载人的场景
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
那这样到底对不对呢
答案是:不对
位于后泥除位置的这两个装置
叫做后变速器保护杆
作用是保护公共自行车
位于后轮位置的三段变速器装置
同时也强调下
后面这个看起来很硬
好像可以坐人的挡板
是微笑公共自行车的后泥除
用于雨天时防止骑行溅水
和一些女性用户穿裙子时
防止裙角卷入
以上两种装置都不是设计用于载人的
强行踩踏和乘坐极易发生危险

骑行中常会遇到突然来电
或者雨天出门骑车
这时候许多人会图方便
单手驾车接打电话或打伞
这显然是不对的
道路情况千变万化
单手骑车风险极高
特别是骑车打伞的时候
在遇到突然气流冲击
极易摔倒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但很多自行车骑手为了自己的方便
就抛开了各行其道的规则
占用机动车道行驶
在车流中穿梭
最终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自行车车祸事故集
在莆田市区
大部分主次干道施划有自行车慢行道
在有自行车慢行道的道路上
自行车应当在自行车慢行道上行驶

街头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放学的学生
跟三两同学
快乐地骑着自行车回家
看似方便
实则潜藏风险
未成年人骑自行车的规定:
1、骑自行车上路必须年满12 周岁,骑电摩上路必须年满16 周岁;
2、独轮自行车或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不得上路;
3、不得双手离把骑行。

骑自行车的其他规定:
1、载货:高不得超过离地1.5米,宽左右不得超车把0.15米,长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不得超出车身0.3米;
2、不得载人(12岁以下儿童例外);
3、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4、不得牵引、攀扶其他车辆,不得扶身并行。
相关处罚:
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安全法的,可处警告或罚款5-50元,拒绝接受罚款的,可扣留车辆;
2、骑自行车违法被交警查获,骑车人无车辆合法来源证明的,交警可以扣留。
文明交通需要交警的努力
更需要市民的协力
只有每位市民都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的出行才会更顺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