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物理”(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发布于 2021-09-11 17:14

      之前,物理老师曾提过一个问题,关于“速度”的概念——有方向的速度和无方向的速率——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概念从何而来了。

      它来自于物理“描述”的“世界”,为了区别,姑且称之为“物理速度”吧;它与我们之前所谈论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就能换一种方式,轻松回答这个问题了。

      “物理速度”,基因“高贵”,自带光环,背靠“参照物”那无与伦比的“高山”,华服锦衣,登堂入室,穿行於世界的角角落落,传播着“知识”的伟岸、炫示着“技术”的威力。它外表高冷、内在机械;知冷知热、善解人意;中规中矩、有始有终,严谨得不会轻越雷池半步;刻意满满,迎合着众人的百般呵护、万千宠爱。

      而前文谈到的“速度”,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既无“来头”、亦无“去影”。它无拘无束、无缘无故、无知无识、无所不有;它下得厨房,上得厅堂,飘忽无定,朦胧之中风情万种;它无问西东,不分南北,混沌随性、不羁之内至善至美。身在其中的人们,渴望结识它、想要了解它、企盼拥有它,千年寻、万年访,只为得偿所愿、真容一窥。然而,它一旦被人有所探知,那被探知到的凤毛麟角,即刻活力不再,成为“参照物”关照下的“乖孩子”——被“定义”或称之为“概念”的东西。

      所以,“速度”与“物理速度”,它们是什么关系?在“速度”那里,有“物理速度”的一席之地;而在冠冕堂皇的“物理速度”那里,“速度”则流离失所,被本出自它、却被人类视若珍宝、精雕细琢的“乖孩子”所驱赶、放逐无地。疯狂耶!荒唐耶!但这就是聪明人类干的事!

      那么,“速度”从何而来?很多人会以为它是从“运动”中产生,这种看法非常符合人类不甚灵敏、却往往自以为是的感官体验。而在物理课上,老师讲“速度”时,没有正面解答这个问题,而是以“公式”的形式,告诉我们首先要学会,怎样通过“位移”和“时间”算出“速度”。这样的“描述”,深入人心,契合人的认知和感受,却将空间、时间分离——“位移”是“位移”、“时间”是“时间”——无助于我们了解“时空一体”、进而脱离生存“狭缝”的“禁锢”。

      然而,这并不是老师的问题。因为,发展至今,物理学对“速度”——包括“物理速度”——是怎样产生的,尚无定论。这有点匪夷所思,在物理上,人们定义了“速度”,日渐清晰又明确;在生活里,人们应用着“速度”,感觉得心而应手——却不知晓它来自何方。是“运动”产生了“速度”,还是“速度”产生了“运动”,似乎“纠缠”不清,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继续之前,先要说明:物理学的“概念”、“定义”、“公式”、“标准”等,严谨、精密、专业而繁琐,我们只是漫谈,所以就不照搬那些对它们的具体“描述”了,如有兴趣可找老师或度娘求证哈。

      以最简单的“运动”为例。物理告诉我们,“运动”里,有“位移”、“时间”和“速度”;其中,“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那么,“米”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呢?答案现成、非常简单——千百年来几经变迁,现在,它是用光速——“速度”——来定义的。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时间”,它的国际单位是“秒”,在“秒”的标准定义里,关键词是——“周期”。而“周期”,是衡量“快”和“慢”的方式之一、亦即“速度”的另一种表达。(以后我们还会看到,在众多不同领域里,对“速度”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所以,“运动”里的内容,本质上都是“速度”,是这样的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运动”的本质是“速度”?换句话说,“运动”,只是“速度”所展示出来千姿百态的现象——日升日落、花开花谢、莺歌燕舞、车水马龙——是这样吗?

      “运动”和“速度”之间,并不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种纠缠不休的关系,存在的是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眼界”问题。在物理世界,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即所谓的“因果”问题,比比皆是。在那些问题中,有些“鸡”和“蛋”是客观的存在;有些则可能“子虚乌有”;鱼龙混杂、真伪莫辨。执着于对表象肤浅的感受,就一定会在自己与客观现实之间,挖出深若天渊的“鸿沟”,而那意味着什么呢?

      一只双眼炯炯有神的老母鸡,带着几只毛绒绒的小鸡娃,一步一啄向这里走来。什么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管它真“鸡”假“鸡”,还是真“蛋”假“蛋”,在它的世界里,难道还有什么能比觅食、下蛋、抱窝、带娃更重要的事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