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救助政策来了!新增56个病种,往后有208种出生缺陷能够得到救助

发布于 2021-09-11 19:11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日等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浙江省继续实施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新增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涵盖208个病种,意味着救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多患儿和家庭将因此受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下称浙大儿院)确定为省级项目管理单位。

继续实施的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78个、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74个,共152个病种,涵盖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出的病种、其他遗传代谢病病种、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五官严重先天性结构畸形等多种疾病。

新增的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包涵56个病种,涵盖神经系统功能性出生缺陷、心血管系统功能性缺陷、消化系统功能性缺陷、皮肤系统功能性缺陷、泌尿及肾脏系统功能性缺陷、免疫及血液系统功能性缺陷、内分泌代谢功能性缺陷等多方面疾病。

浙江省卫健委妇幼处负责人表示,此次方案相比以往内涵更加丰富,覆盖病种更全,救助力度更大,制度实施也更加完善,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降低困难家庭出生缺陷患儿就医负担。

作为省级项目管理单位,浙大儿院负责承担项目实施、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同时,浙大儿院同时也和省内多家单位一起,也是三个项目的实施单位。

浙大儿院遗传与代谢科主任、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组组长杨茹莱介绍,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自开展至今,已有500余个家庭得到救助,救助金额520余万元。浙大儿院普外科主任、腔镜中心主任、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组组长高志刚介绍,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开展至今,救助人数已达1200多人,救助金额达1880余万余元

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书记表示,浙江省出生缺陷防控一直致力于“筛查、诊断、治疗、救助”闭环管理,从而达到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我省出生人口质素的目的。本次救助项目中增加了功能性出生缺陷障碍的救助,更加完善了我省出生缺陷防控体系,使更多的家庭受益,使他们增加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发生。

舒强书记同时表示,浙江省的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1999年开始筛查工作,迄今已23年,至少有20000个患儿因为筛查及得到了更好治疗。不断完善的救助体系,将在经济上为这些患儿和家庭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作为新增的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组组长,浙大儿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付勇表示,将协同省内其他单位,以最快速度将救助落到实处,切实缓解相关家庭的经济压力。

据悉,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的救助标准为3000元-10000元,先天性结构畸形的救助标准为3000元-30000元,功能性出生缺陷的救助分为3000元、5000元两档,除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为一次性给予,其余两项救助都可在限度内多次提出申请。救助对象要符合家庭生活负担重,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明、特困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说明等要求。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祝姚玲

 编辑 张煜锌  监制  徐芳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 最容易导致中风的原来是这个 心血管大咖王利宏谈早搏、房颤
吃了这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时髦”月饼后 许多网络大V化身“喷射战士” 今年流行的低糖月饼并非人人适合
14岁女孩得抑郁症两年,这次已经是第4次发作重症了 医生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占门诊量半数以上
15岁、24岁、36岁、42岁……脱发已成年轻人“恶梦”!洗头太频?熬夜太深?洗发水怎么选?发际线越来越高发缝越来越宽能治吗?
27岁北方小伙独自一人来杭打拼,车子有了房子有了女友有了但肾快没了,年轻是要拼搏但身体也要爱惜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