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家的窗户纸到底有多厚?
发布于 2021-09-11 19:44
这些年,随着新生代小天王们的成绩越来越好,他们什么时候能突破巨头们的垄断成为了如今男子网坛的最大悬念。当初他们在大师赛击败巨头时,我们就说年轻人距离大满贯只有一层窗户纸的距离了。
通常意义上的窗户纸就是武侠剧里那种竹篾纸,手指在嘴里沾点口水一捅就是一个窟窿。但我查了查资料,古代北方冬天的窗户纸是麻纸,纤维更长更粗,结实多了;到了宋代有钱人家用天然云母做成一种半透明的明瓦,已经是坚硬的质地了,而明代的大户人家就开始使用玻璃窗了。
这个发展过程很像是我们对于年轻球员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最初我们以为三巨头贴的这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后来发现这窗户纸竟然自己还会技术革新,不断刷新你的认知。经过今天美网半决赛这一战,我们才发现德约和年轻人之间哪里是窗户纸,简直就是钢化玻璃好么?
顺便也带你们参观一下德约科维奇在迈阿密海边的家,嗯,确实四面都是钢化玻璃。
其实我们这些凡胎肉眼当初觉得这层差距是窗户纸也没啥问题。毕竟衰老是自然规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是我们也把问题想简单了,如果网球只有年龄和技术两个变量,一个增一个减,那可不是很快就实现超越取而代之了么?
德约科维奇:我家的窗户纸有这么厚
但德约科维奇在以4-6、6-2、6-4、4-6、6-2五盘击败兹维列夫后接受麦肯罗的采访时说:网球一项漂亮的运动,但它对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成功没有秘密,它是各种元素联合作用带来的成果。(文中采访中文翻译摘抄自@michael5 微博)
这段话划重点——“各种元素”,这些元素有我们能想到的年龄、技术、经验、体能、心理,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了解甚至无法想象的细节。这些年从一个网球爱好者,到一个专业的网球记者,再结合自己打球的体会和心得,我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层新的体会,更觉得巨头们把网球的底蕴累积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哪怕一场比赛的状况,即使我每次这样长篇累牍地码字,也只能涉及些片面。
这场比赛很多人都惊叹于德约科维奇惊人的不老体能,哪怕历经过53拍的长回合,也依然在跟兹维列夫的拉锯战中笑到了最后。但我其实觉得德约科维奇连续四轮先丢一盘,包括法网两度连丢两盘的都是他衰老慢热的表现。
谁也不会不想轻轻松松地赢,但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德约科维奇选择了因势利导的战略布局。在五盘大战的漫长较量中何时示弱,何时施压,德约科维奇驾轻就熟。人天生就不是理性的动物,尤其在体育比赛的生死一线之间极其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给了德约科维奇充分施展网坛PUA的时间。
兹维列夫以击败德约之势拿下奥运之后,今年美网的状态和信心确实是惊人的。这很大程度上已经把过去对于德约的阴霾和恐惧挤压到了内心深处几乎看不见的角落,不然在拿下首盘又连丢两盘之后,兹维列夫早就应该缴械了。但德约科维奇还是在整场比赛中凭借恐怖的储备,最终重新唤醒了兹维列夫的那一丝丝懦弱,终于等来了对方决胜盘0-5的崩盘。
很多人觉得德约科维奇在塞尔维亚的炮火之下铸就了坚毅的灵魂,但我也觉得风雨飘摇的局势和人情冷暖,往往更会让一个人察言观色,洞悉人性。
如果体育比赛有个读心机就好了,我真的很想知道德约科维奇每次丢掉首盘之后是不是想我想象的那样胸有成竹地耐心算计和布局。我也更想知道,兹维列夫在拿下了第四盘之后,是不是心里泛起了激动和希望,心思已经飘到了决赛场边的那座冠军奖杯。
赢得半决赛后,德约科维奇说:现在只剩最后一场球了。我会把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灵魂、我的头脑全部投入其中。我会把它当做我网球生涯最后一场比赛来作战!对各种场面上假大空说辞早就不屑一顾的我却深深为此信服,这些话说起来太容易,但谁都知道心无旁骛有多难。
但没有人比德约科维奇更有资格这样说,他从当年屡次法网求之不得的执念中解脱,从实现了全满贯之后的空虚中升华,这也让我们深深明白,衰老的是我们的肉体,但无所禁锢永无止境的是我们的灵魂,这才是年轻人们真正要捅破的窗户纸。
美网女单决赛
北京时间 9月12日凌晨4:00
拉杜坎努 VS 费尔南德斯
美网男单决赛
北京时间 9月13日凌晨4:00
【1】德约科维奇 VS 梅德维德夫【2】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