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之百封烈士遗书NO.72 吴焜

发布于 2021-09-11 22:53

  重温烈士遗书

    感受英雄风骨









百封烈士遗书的故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公共艺术学院整理了百封烈士遗书。这些烈士遗书,有的写于阴森的牢房里,有的落笔在行刑的刑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纸短情长。这些永不褪色的烈士遗书背后,是革命烈士刀光剑影的革命经历。让我们跟随英烈们这一封封直至心灵的遗书,去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

今天,我们讲述士吴焜的故事

英烈简介

吴焜(1909-1939) 曾用名吴克刚。四川万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川东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历任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36年调红军第6军团,任团参谋长。长征途中,他带领部队打了不少恶仗,6次负伤。1937年初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调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副团长。1938年10月率部挺进苏南敌后,协同团长叶飞带领部队在金坛、镇江、句容、溧阳境内连续进行了镇丹路、白兔、北山、南塘、下蜀、龙潭、延陵等一系列对日、伪军的战斗。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作战的战略方针,1939年4月,率团向苏常太、澄锡虞地区挺进,开辟东路抗日战场。5月初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3路会合,成立江抗总指挥部,第6团编为江抗第2路,任江抗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率领所部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车站、上海虹桥飞机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上海的《华美夜报》和《大美晚报》均报道了夜袭日军虹桥机场的消息。9月8日,率部途经江苏省江阴县马镇乡湖塘里一带,突遭顽军一部侧击。作战中,头部中弹牺牲。

英雄故事

吴焜,1910年5月出生于四川万县的一户穷苦人家,1930年,参加了红军川东游击队,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吴焜任十七师五十团团长。1937年底,吴焜调新四军工作,任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
1939年5月,叶飞、吴焜率新四军六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简称江抗三路)汇合于武进县戴溪桥,成立"江抗"总指挥部,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何克希、吴焜任副总指挥。六团使用"江抗"二路番号,吴焜兼任二路司令。"江抗"抵达江南特委机关所在地无锡梅村一带后,分兵向苏州、常熟挺进。在常熟"民抗"和新六梯团的配合下,吴焜率部扫荡廓清了梅李、周行、珍门等地十多个匪伪据点,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和顽匪,为"江抗"继续东进和开辟苏常游击区创造了条件。
5月底,吴焜率部回师梅村,宿营在江阴、无锡交界的黄土塘东南一带的几个小村落里,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吴焜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日军死伤累累,被迫撤回黄土塘,逃回了据点。黄土塘战斗是"江抗"东进途中与日军交战的第一仗,击毙日军30多名,包括日军大佐1名。"江抗"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东路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斗志。
6月下旬,吴焜率部穿越沪宁铁路和苏沪公路,进入昆、嘉、青地区。7月1日拂晓,部队来到吴淞江边,晚上,在南岸顾复生部的接应配合下,部队顺利过江。19日晨,吴焜率部与顾复生部一起在黄渡附近北张角围歼与日军勾结的许雷生部。7月下旬,吴焜又率"江抗"追击忠救军姚友莲部,兵锋直抵虹桥机场,震慑了敌军,鼓舞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斗志。江南的敌伪和顽固分子从无数次的失败中认识了他,把他称作"吴老虎"。
1939年9月初,当"江抗"由常熟西移,抵达澄锡虞三县交界处顾山南麓时,预先占领山头的忠救军三个支队共计1000多人,联合向"江抗"发起攻击。"江抗"总指挥部向江阴境内转移,途经江阴马镇乡湖塘里一带时,突遭顽军侧击,吴焜头部中弹,未及留下只言片语,便献出了生命,年仅29岁。

烈士遗书


一封封生死离别、催人泪下的遗书。烈士的遗书之所以让人动容,在于遗书中表现出来的浓烈的亲情和革命者的人性之美。他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濡以沫的爱人,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凭借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先烈们用生命谱写人间大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史料来源:百度百科 

   责编:吴向阳 
审核:杨威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