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意味着什么?

发布于 2021-09-11 23:22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双减政策是什么?

说直白点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培训辅导负担。

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刚刚开学教育部就提出了“三不允许”:

1.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2.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3.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很多学校为了响应教育部“双减”号召,老师开始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

学校没有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孩子学得如何,家长很难掌握真实的情况了。

到了期末考试才会暴露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到时候再改就晚了。

因此,在双减时代,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双减”对于广大的普通群众来说真的是福利么?

某种程度上“双减”是把双刃剑,其存在确实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但是如果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贫富的差距会导致穷人家的孩子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虽然现在校外培训,辅导机构是穷途末路了,但是这其实也并不能能阻止给孩子课后培训辅导的行为,有钱人可以花钱请一对一辅导,而穷人失去了给孩子辅导的机会。这样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并不公平。

抛开资源等外界因素,“双减”之下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之下对于家长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需要加强对于自身的要求,努力养成自律的习惯。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不论外界情况如何变化,不管是双减政策还是什么别的政策,我们都需要从自身入手,管理好自己。

家长需要起到一种鞭策的作用,要让孩子明白:优秀的背后是自律。

最后以一段话结尾:

你所受过的苦,吃过的亏,担过的责,扛过的罪,忍过的痛,终将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忍一时之痛,换长久自在,才不枉来人间修行一趟。

设计素材来源于秀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