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发布于 2021-09-11 23:57

2021年9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圆满完成。学院以主会场及分会场直播的方式,在人文讲堂、三号楼304教室、五号楼112教室三个会场,为445名研究生新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党委书记王琪全,副院长赵世奎,副院长任丙强,副书记张驰,工会主席胡庆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雷庆,经济学系主任沈映春,心理学系主任邓丽芳,行政管理系主任涂晓芳,教师代表詹承豫,党政办主任张广文,分团委书记黄焘以及专职辅导员张同玉在主会场人文讲堂参加开学典礼,学院副院长陈文博,院长助理、MPA教育中心主任章琰分别在分会场三号楼304教室、五号楼112教室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副院长任丙强主持。
任丙强副院长主持开学典礼
典礼初始阶段,全体师生起立并奏唱国歌,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全体起立唱国歌
党委书记王琪全宣读新生奖学金获奖名单,同时向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并鼓励大家脚踏实地、潜心学术、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学术能力。
王琪全书记宣读新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王琪全书记为新生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院长蔡劲松教授对445位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典礼上,蔡院长讲述了北航文科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守正创新、精深发展”的特色,同时嘱托同学们在面对新历史节点与国家乃至全球公共治理的新使命时,以学术求索、学术建构、学术创新,努力破解新时代公共治理复杂问题的新挑战。在讲话中,蔡院长寄语新同学要涵养“经年累月、积金琢玉”的学术生涯,承续“格物致知、穷理探微”的求索精神,塑造“闳约深美、培根养心”的人格品行。鼓励大家不仅要培育高尚人格,更要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人文情怀与底蕴,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朝向光亮,朝向真善美,朝向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深切召唤绽放。
劲松院长致辞
分会场新生聆听院长致辞
教师代表詹承豫教授以“你就是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变数”为主题,在热情欢迎之余,与大家分享了三点感悟,叮嘱同学们在未来阶段,即使学业繁重、人生难测、任务艰巨,也要保留一份好奇心、平常心与进取心,希望同学们在高峰时保持谨慎,在低谷时砥砺前行,以好奇心探索发现,以平常心支撑前行,以进取心勇攀高峰。
教师代表詹承豫教授发言
全日制在校生代表、2020级硕士研究生武佳奇,回顾了过往初次踏入北航校园时的记忆与温暖,以“想象力与我们”为独特视角,让大家通过“想象力”保持对科学知识的求索,尝试突破既有的边界,具有创造美好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扬帆起航。
全日制在校生代表武佳奇发言
全日制新生代表、2021级硕士研究生崔冠云,以过往、当下与未来三个视角,阐述全体新生对北航的深切感情、研学精神及志向抱负。号召同学们具备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和有所希冀的人文情怀,脚踏实地做学问,仰望星空逐梦想。
全日制新生代表崔冠云发言
非全日制在校生代表苗润林,一位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以自身的感受与体会为同学们分享了工作中读研的感受,即一个目标、两种热情和三个美好。鼓励大家在研究生阶段要树立新的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具备学术热情去创造收获成果,提高综合能力。
非全日制在校生代表苗润林发言
非全日制新生代表邱晨辉,同样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在发言中提到“如果把强国之旅比作一次远航,那么北航,就是我们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扬帆再起航’的最明亮灯塔;北航人文公管学院,就是我们夯基础、强实践,乘风破浪、笃实创新的最温暖港湾”充分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
非全日制新生代表邱晨辉发言

学院领导看望分会场新生
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仰望星空》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希望同学们铭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延续北航“空天报国”的红色基因,秉持北航人文人“坚守、执着、创新、笃行”的品质与情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撰稿:崔冠云
摄影:周映玥  陈皎
编辑:牛琳琳
编审:张同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