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引导孩子吗?

发布于 2021-09-11 23:58

是引导,还是挖苦?






14岁的女儿跟我一起去参加亲戚的70寿宴,在回家的路上女儿说:

"妈妈,我以后也要给你跟和爸爸办70大寿,而且要在更豪华的酒店里办。"

妈妈说:"更豪华的酒店价格也更贵,那你哪来的钱呢?"

妈妈觉得引导孩子的机会到了,迫不及待地想引导孩子好好学习。

女儿说:"我长大上班赚钱呀。"

妈妈赶紧说:"不好好努力学习的话,你能找到工作吗?即使你找工作,能赚钱养活自己就不错啦,不要爸妈帮你买这买那就不错了,哪还有钱给我们办寿宴呀?"

妈妈觉得自己这么引导,女儿应该会说: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

哪知道女儿却很生气:"我就不信我将来连办个寿宴的钱都没有。我就偏不按你说的,我就要让你们看到你说的不对!"

一场引导不欢而散,女儿生气地拿起手机玩了起来……

这位妈妈问:
为什么我越引导,孩子越逆反呢?我的孩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女儿哪里出了问题,而是妈妈的引导出了问题。与其说这是引导,不如说这更像是挖苦。

本来孩子跟父母说要长大了给父母办寿宴,多有孝心的想法,可是妈妈并没有看见女儿的孝心,接下来的言语中却暗藏着:女儿你可能根本没那个本事!

妈妈想表达:女儿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在豪华酒店办寿宴。

而女儿感受到的却是挖苦:你可能连养活自己都够呛,还在这里说大话。
很多家长的引导思维是:我要证明孩子现在不行,要告诉他你需要更努力更付出才能行。

但这是引导,还是挖苦呢?

真正的引导是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爸妈眼中已经很优秀,并且通过努力会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爸妈眼中是个不合格的小孩。

来看看这样的引导思维--

女儿说:妈妈,我要给你和爸爸办70寿宴,而且要在更豪华的酒店举办。

妈妈回答:哇,女儿这么有孝心,妈妈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呀。我一定要健健康康地来参加女儿给我办的寿宴,想想就觉得好期待……

女儿露出高兴的笑容,自己的孝心被妈妈认同了。

妈妈接着说:但是女儿,你知道吗?你有这份孝心我们就觉得很欣慰了。比起寿宴,爸妈更希望女儿你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出来的属于你的幸福生活,这个才是给爸妈70岁最好的礼物。
在这段对话中,妈妈并没有要女儿去好好学习,但是女儿却被妈妈鼓舞了。发自爱而不是出于改造目的的引导,才会有作用。

思考:

A孩子说想给父母在豪华酒店办寿宴,孩子想表达什么呢?

B 妈妈所谓的"引导",动机是什么呢?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