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点中,癌症是“绝症”,也是“不治之症”。于是,很多人“谈癌色变”,特别是在提及癌症的治疗手段——放疗、化疗时,更是眉头一蹙,似乎在他们的眼中,放化疗就像一道催命符。现实中,甚至还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癌症一半是治死的,不治活得更长久。”这样的传言,是耶?非耶?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攻克癌症,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死亡”的观点早已经是过去时。大多数早期癌症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甚至部分晚期癌症也可以临床治愈。整体来看,目前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各种治疗方法之间无法比较、排序,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能根据病症患者的需求来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放化疗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总称,虽然人们总喜欢将这两种治疗方式放在一起说明,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运用最广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化学治疗,可以说是肺癌治疗过程中的基石。化学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阻碍癌细胞增殖、浸润、转移,并以此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属于全身性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很多人体内健康的组织和细胞也会被杀死。所以,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主要包括危害消化道、肝肾功能、血小板和白细胞等。放射治疗则是利用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方式。在放射治疗时,射线剂量通常很大,这种方式可以贯穿到机体和肿瘤内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但正是因为电离辐射的剂量大,所以一旦射线照射到人体内的正常组织和细胞,会让人体内部的健康细胞产生一定危害,从而降低人体的胃肠功能和免疫力等。随着医学不断发展,放化疗虽然也越来越成熟和进步,但依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发展迅猛的靶向治疗,便成了现如今专家倍为推崇的肺癌治疗手段。靶向治疗虽好,但却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用,肺癌患者确诊以后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判断致癌的基因突变位点,针对明确的基因突变位点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由于靶向治疗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作用精准、全身副作用小,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都开始采取靶向治疗方式来对抗肺癌。通俗点说,肿瘤的病灶体犹如靶心,靶向药物就犹如一只箭,靶向治疗就是一个神射手将靶向药物有目标并且准确无误地击中靶心。同时,由于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较小,更加适合晚期病人或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患者。另外,靶向治疗无需住院。以经典靶向药——进口原研吉非替尼为例,这种肺癌靶向药是口服药物,一天一次,服用方便,无需住院,也不受食物影响,极大地便利了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以避免长期反复入院。不过,针对这最后一点,或许会有患者担忧:虽然不用住院,但靶向治疗的药物费用应该也很高吧?其实不然,我们还是拿进口原研吉非替尼为例。2017年,进口原研吉非替尼就已进入医保目录,2018年,进口原研吉非替尼作为临床急需的癌症防治用药,被纳入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11月,吉非替尼进入4+7带量采购,价格降到547元。2019年起, “4+7带量采购”正式扩面至全国范围,进口原研吉非替尼也将随着4+7扩面落地更多省份,惠及更多患者。这样一来,通过医保报销,患者只需要支付几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就能用到肺癌靶向药物。要知道,这个费用可是比许多化疗药还要便宜。总之,肺癌患者具体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具体怎么做,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商榷,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喜欢:
肿瘤太可怕!教你一个食疗方,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肿瘤发生率
常吃葡萄干能抗癌防癌,但是这种人吃了就是“养癌细胞”!
医生揭秘癌症自愈者的共同点,你占了几条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