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三十三)

发布于 2021-09-12 17:43

作者 | Daisy(好玩的数学专栏作者)

· 读书笔记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三十二)

第五节 把三个数相加

一、“和不超过十”的三个数相加

1、摆一摆小木棒

“三个数相加”可以充分利用之前的游戏进行操作,如1+3+4,利用小木棒摆一摆,算一算。

2、算盘规则

大概因为这本书是外国人写的,所以没有用到算盘。

在张天孝一年级上的教材中(下图),我发现了关于“算盘”的内容。

除了可以利用小珠子,小木棒等材料让孩子摆一摆,也可以利用算盘让孩子体验一下。

第一步——告诉孩子关于算盘的简单规则,比如,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上珠往下拨,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下珠往上拨;下珠满“5”,要换成1个上珠,个位满“10”,要进位到十位;算盘和串珠一样,从右往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

第二步——家长向孩子展示,如何用算珠表示“数”,如上图一,个位下珠有4个,则表示“4”,十位下珠有1个,则表示“10”,图一就是“14”;再如上图二,个位上珠有1个,则表示“5”,下珠有2个,则表示“2”,个位总共是“7”,十位下珠有1个,则表示“10”,图二就是“17”。

第三步——让孩子试一试,如家长要求孩子摆出“3”、“8”、“14”、“67”等等,看看孩子是否理解。

如果理解了,就可以用算盘来玩“三个数相加”的游戏了。

3、算盘——三个数相加

如1+3+4。

第一步——个位下珠先往上拨1个,再往上拨3个,最后需要拨4个,但珠子不够,怎么办呢?

第二步——最后这4个,先拨1个,留3个等会再拨,这时下珠满“5”,清空,换成1个上珠,下珠这里就空出来了,再把刚才留下的3个下珠拨上去。

第三步——得出结果是8。

4、串珠——三个数相加

也可以使用串珠进行操作。

二、“和超过十”的三个数相加

1、摆一摆小木棒

“和超过十”的三个数相加,可以利用“结构器材”。

如7+6+4,先准备7根、6根和4根小木棒,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其中10根用皮筋绑起来,孩子可以轻易看出结果是17。

2、串珠——三个数相加

可以用串珠进行操作。

第一步——我选用的是一栏有20个珠子的串珠。先在个位上放7个珠子,然后继续在个位上放6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放4个珠子。

第三步——看出答案是17。

3、算盘——三个数相加

还可以用算盘操作。

第一步——我选用的是有2个上珠,5个下珠的算盘(个人觉得这种算盘更方便孩子理解进位)。先在个位拨1个上珠,2个下珠,表示“7”,然后继续在个位拨1个上珠,1个下珠,表示“6”,此时,个位2个上珠满“10”,清空,换成十位1个下珠。

第二步——需要再在个位拨4个下珠,但放不下了,怎么办呢?跟上面一样,先拨2个下珠,留2个等会再拨,这时下珠满“5”,清空,换成1个上珠,再把刚才留下的2个下珠拨上去。

第三步——看出答案是17。

多练习几次,孩子很快就掌握了。

三、加法结合律

事实上,把一组数字按两种不同的次序相加,还是一种检验得数是否正确的、很有用的方法。”

除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呢?怎样可以计算的更快呢?

如7+6+4=?

第一步——先让孩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7+6=13,13+4=17。

第二步——让孩子改变顺序计算试试看,7+4=11,11+6=17。

第三步——让孩子想想,还能怎么计算,6+4=10,10+7=17。

第四步——把上面三个算式都写在纸上,让孩子观察,有什么发现吗?(可以引导他看看最终结果)对了,在计算加法的过程中,不管先计算前面两个,还是后面两个,还是一头一尾两个,最终的结果是不受影响的。

告诉孩子,先计算的可以用括号表示。

如 7+6+4

=7+(6+4)

=7+10

=17

继续通过不同的“顺序”计算下面的题目。

5+6+4=?

3+7+6=?

6+5+5=?

4+3+7=?

5+2+8=?

问问孩子,哪种方法做得快呢?

如果前面操作过“10的组成”(参见笔记三十),孩子就可以更快的计算出结果,不知不觉就掌握“凑十法”啦)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数字表示:18+5+15=18+(5+15)=38

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在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a+b=b+a a+c=c+a

数字:1+2=2+1 16+30=30+16

——来自百度百科

三个数相加,涉及到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相关概念,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决定是把概念讲给他听,还是仅仅让他了解这一现象。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绘制如上图的“加法表格”,让孩子观察,3+2和2+3的结果都是5,进一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这个表格用处很大哦,可以变形为“减法表格”、“乘法表格”等等)

* 作者简介:Daisy,从小喜欢数学,已成功将娃引上“正道”的5岁男娃妈妈。喜欢看书,喜欢捣腾,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