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升在即,你的修“行”合道了吗?
发布于 2021-09-14 06:28
扬升在即,你的修“行”合道了吗?
“道”是什么?
“道”就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
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
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
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
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如来。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你的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还不是真我,灵魂还只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
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
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
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
所以,只有当你彻底空掉你的头脑,进入一种清静无为的入定状态时,你才能进入道。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因为道的特性是无我、无他,这也正是佛家所说的“无我相、无佛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佛性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所以,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还有一个最难放下的是“我见”。“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总不愿恒顺众生,还是在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个性越强反而离整体性越远,宇宙是一个整体,因此,越执着“我见”离道越远。
如果我们能把这颗好动的心,停息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彻底空掉,使它常处于清静无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们却爱自寻烦恼,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
佛说: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如何辨别攀缘心呢?可从怨亲的分别上看,放不下对亲属、亲朋、情侣的执着过爱,放不下对怨家对头的记恨,总是挂在心上。经常想过去的事,以后的事,未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担心儿孙将来的事,甚至找别人算卦,看命问吉凶等等,都属于攀缘。
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执着攀缘,不知另一面却是在造恶。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佛法无边,即不落两边之意。而凡夫都是在执着两边,不合中道。
只有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
道如如不动,修行的千门万法,其共同点都是在修一个“定”字。修定就是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道。修定的关键仍在于心,当遇到外缘时,正是考验你是否见境动心,是否心随境转。如能把握随缘不变,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随心转。
当你清静无为时,你就接近了道。当你静极生定时,你就能进入道。当你定中生慧时,你才能真正悟道。当你能把智慧灵活变通地运用在实践中时,你才是真正地证道。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过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