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眼中的姜,到底什么样?
发布于 2021-09-14 10:18
《千字文》中曰:“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柰:读音nài,苹果的一种。两句的意思是“果子中最珍贵的李子和柰子,蔬菜里面最重要的是芥菜和姜。”
当时重用姜,不仅当做蔬菜,还用来制成“饮料”。当身体受到风寒侵袭,或换季感冒,只要喝一点“姜汤”,就能及时消除各种不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举了生姜能治疗的病症有几十种。
“姜,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归五腑,散烦闷,解药毒,益脾胃,发散和中”,“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之。”
孔夫子的养生秘诀,有一条“每食必姜”。
这里面还有学问:一是“不撤姜食”,二是“不多食”。充分展示了圣人“每日吃姜,但又要少吃”的生活场景,这就是朴素的辩证法。
朱熹先生也好食姜片,以为它能“通神明,去秽恶。”王安石说:“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评价之高,溢于言表。
《东坡杂记》中描述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年纪八十多岁了,面色仍如童子,“自云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耳”。
“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这是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的咏诗,也说明了生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味调料。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自谓“卖姜翁”,书房曰“姜斋”,著作为《姜斋诗话》与《姜斋文集》。
原来,他平日里喜欢服食生姜以为保健良方,这是仿效孔子的养生之道,故能与其平寿。
王夫之一生的姜辣品节,正如其《女冠子卖姜词》所说:“卖姜来也!谁是能酬价者?不须悭。老来丝尤密,酸来心愈丹。垂涎休自闷,有泪也须弹。最疗人间病,乍炎寒。”
一首《生姜赋》,写尽了名人眼中的生姜,把姜的文化挖掘得淋漓尽致。
声明:本文由卖姜翁编辑整理,文字、图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有有机姜茶/汉方草本老姜汤哦~
团购、定制
详询客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