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块“跨界月饼”,你pick哪一款?
发布于 2021-09-14 12:41
近年来,各类跨界文创月饼推陈出新,不少商家在创意、健康、造型、口味上下足功夫,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临近中秋,一年一度的“月饼大战”拉开帷幕,“跨界月饼”哪家强?一起来看看!
消费者:有新意,愿试试!
日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职工食堂推出一款名为“宛平南路600号”的月饼,“来自精神病院”的“卖点”让这款月饼迅速“出圈”。(详情见>>>)
一名月饼爱好者表示,尽管她一直将“好吃”作为选择月饼的第一要素,但看到各种跨界文创月饼,还是会被其精美的视觉设计和背后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文创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对于合眼缘的、有新意的,我愿意去试一下。”
三星堆“出土”月饼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文创月饼的制作中,纷纷将馆藏文物或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月饼融合,文化与美食诚意联动,推出造型与口味丰富多彩、制作精美的月饼。
日前,三星堆博物馆晒出“青铜面具”月饼,引来不少网友互动。有网友调侃提问,“这月饼有青铜味儿吗?”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共推出四款月饼,分别是“杖中之月”“祈福神树”“三星幻月”和“三星伴明月”。
网友反映最好的是“杖中之月”,外包装呈圆筒状,其灵感来源于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它是目前夏商考古发现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器。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月饼的寓意是借助金杖的力量,让大家穿越时间和空间与家人团聚。
以此为灵感设计月饼,三星堆博物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希望通过月饼让大家对三星堆更感兴趣、更加了解。”工作人员表示。
博物馆文创月饼热度攀升
通过合作让产品兼具品质与文化,也是不少博物馆推出“国潮”元素月饼的选择。
故宫博物院今年与老字号糕点品牌合作,以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为元素设计新款月饼“千里共明月”。
苏州博物馆以馆藏《三绝图卷》为灵感推出“中秋对月”月饼礼盒。
△ 苏州博物馆推出的月饼礼盒,来源:苏州博物馆
“消失的月饼”出自广州博物馆馆藏的百年前《制中秋饼材料斤两食谱》,经合作研发,还原出五种口味——凤凰月、腊肠月、烧鸡月、西施醉月和中豆蓉月。同时包装盒以广州博物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清代黑漆金开窗庭院人物图缝纫盒为原型改良制作。
有数据显示,中国月饼销售额从2015年的131.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5.2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将达到218.1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基于“国潮”的兴起,文化底蕴日益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这为文创类产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和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会受到青睐和追捧。”
此外,专家提醒,各种文创月饼可以借助佳节带动消费者温故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此成为商家炒作高价月饼、倒买倒卖月饼券的手段。消费者在选择此类商品时也应理性看待,按需购买,避免浪费。
更多新闻
张昆,不要自责,你已经很棒了!
张昆,不要自责,你已经很棒了!
编辑/王迪
封图/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