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丨解读未来大变局
发布于 2021-09-14 13:27
.......................................................................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提出至今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但富人越来越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这次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里提出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显然是要把文件拉进现实,让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要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是不是感觉这个政策出的让你措手不及,其实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早有准备。
在2017年十八大会议时就已经定好扶贫、脱贫、小康、共同富裕的清晰路径。如今,共同富裕已经顺利接棒全面小康,咱们浙江已经开始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了,目标是到2025年,浙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也就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要求重点保护劳动所得,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均。
那为什么要先在浙江搞试点呢?最主要是人家有经济基础,2020年浙江人均GDP都超过了10万元了,并且居民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浙江的人民优势,城乡居民的结构代表性比较强,所以共同富裕在这里是实现可能更容易一些。
202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万多元,但实际现在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平均每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目前国内收入的现状是,5%的富人,20%的中产,还有75%的穷人组成,未来要实现的是10%的穷人,10%的富人,80%的中产。
而共同富裕的核心,就是让咱们的收入结构经历一场从“金字塔形”转变到“橄榄型”的一个转变。为了能形成橄榄型的收入结构,该如何做呢?三次分配,这次会议中,三次分配背负于重要意义。这里的三次分配是哪三次呢?
第一次分配是以市场来主,像工资、劳动报酬等属于第一次分配,
第二次分配是以政府来主导的,像社保社会性补贴、地方财政拨款等等。
第三次分配是以社会道德驱动的,主要是以公用事业、捐款、税收等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
原理就是通过合理的调节过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然后引导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的活回报社会,发展慈善,公用事业也同时推出了公益事业、捐款、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然后进一步夯实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基本安全保障,降低大众的生活成本。打通阶级固化枷锁,疏通各阶层的流动渠道,从而使社会的分配机制向勤劳致富的劳动者倾斜,最终实现低收入人群向中产阶级转换。
所以很明显你的高质量生活你要来了,但别以为光躺着就行,还是要努力工作。其实针对共同富裕定调,更多的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增强了咱们的信念感。不是劫富济贫,而是一步一步的调整。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