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积累
发布于 2021-09-14 15:16
许多人一提起写作文,头就大了,老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其实,要解决没东西可写的问题,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积累素材。我们知道,建房子需要有钢筋水泥、砖头沙子等建筑材料,如果没有建筑材料,任你怎样的灵工巧匠也不能凭空造出房子来。我们写文章同建房子一样,也需要“建筑材料”,只不过不是钢筋水泥这些,而是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素材,或者没有好的素材,是难以写出精彩的文章的。
作文素材从来都不是考场现编,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积累而来。“积土成丘、滴水成河”,只有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做个有心人,不断积累写作所需的素材,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那么,我们需要积累哪方面的写作素材呢?
首先,要多积累思想和主题。如同建筑设计图纸一样,思想和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是文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思想和主题的文章,写作起来也只能是信马由缰,写到哪算哪,别人读来也枯燥乏味、不知所云。只有明确了思想和主题,才能紧扣主题选择材料,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给人以启迪和感悟。很多喜欢写作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哪天想到一个好的话题,或者从生活中发现点感悟,就可以围绕这点感悟或者话题展开,写成一篇好文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好思想或者好主题,写起文章来就是有感而发,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如果没有好思想或者主题,“为赋新词强说愁”,那就困难多了,有时搜肠刮肚半天都无从下笔。当然,思想和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用心去感受和发现。比如有人在冬天将枯死的树木砍伐,一到春天发现它其实没死,可树已经被砍掉了。当你听到或者见到对这样一件事时,如果仅仅是付诸一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你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这样漠不关心、缺少挖掘和探究精神的话,你很难写出好作文来。其实,这是《读者》里面一篇文章的故事,标题是《不要在冬天砍树》,就是从这样一件小事联想到的哲理:我们眼下以为失去价值的事物,只因为时机没有到来,让我们觉得没有价值了,如果时机成熟,他一样可以给我们献上满眼绿意。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生活中能够提炼的主题和思想非常多,再比如我们看到滚开的油锅里滴入一滴水,油会强烈的炸开,而开水锅里滴入一滴油,则啥事都没有,由此想到一种人际关系,即君子与小人,小人堆里来了君子,会像油锅一样极力排挤,君子堆里来了小人,则不会遇到排挤的情形。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留心,多看、多思考,并及时将这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就能够积累足够多的思想和主题。所以,我们还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多动笔。偶尔的脑海中灵光闪过,给了我们些许生活的感悟,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是我们写作灵感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立即用笔把它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不用笔及时记下来的话,当时光流逝,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会让我们把这偶尔的感悟和思考忘得一干二净,到了写作时又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只有我们及时将这些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并加以打磨和提炼,这样的主题和思想积累多了,就构成了我们写作时取之不竭的主题宝库。
其次,要多积累事例(题材)。事例是写作的基石,文章离不开具体事例,一篇文章没有具体生动的事例,是很难写下去的,也是很难写得生动具体的。一篇文章少则一两个事例,多则三五个甚至更多,事例是文章的肌肉。切合主题的事例能够让主题得到升华,让文章显得丰满,能引发人阅读的浓厚兴趣。如何积累事例,就想来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不许我过多阐述。我要强调的是,古往今来各种事例不胜枚举,囊萤映月、悬梁刺股的勤学者,滴水石穿、铁杵成针的恒心和毅力,一片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英雄等,比比皆是。除了在书中积累之外,我们还应该多从生活中积累。古今名人事例固然好,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一者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例大家都知道、甚至用过,写作时难免会撞车,即使不撞车,也难以写出新意。二者这些事例要么高大全,要么离我们太遥远,很难引发人产生共鸣。所而生活中的事例就不同了,如果是你见到或者听到的,毕竟都很小众,几乎是你写作时的“专利”了,同时,这些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写起来容易上手,具有较强的生活感。
三是积累细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写作也是如此。什么是细节?细节是指文章中着重刻画的一些片段,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也可以是细腻的心理刻画,或者某个景物特写。说白了,细节就是在文章中抓住某个小角度,用较为详实生动的语言加以细致刻画。通过这些小角度的刻画,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头,就是一个很好的细节描写,将严监生吝啬的性格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细节描写是使文章变得生动的调味品,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当然,细节是需要积累的。我们怎么积累细节呢?一是要从书上积累,许多好文章中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细节,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并且在阅读时多做摘抄,许多细节,只要你记是可以拿来放在自己文章中去的。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细节引用,不是抄袭。另一方面,要从生活中积累。我们看到的每一处美丽景色,每一个有趣的场景,遇到的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者一个别致的动作。只要对我们有所触动,就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所以,细节积累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是多阅读经典,二是要多留心观察生活。
最后,是语言的积累。不论是主题,还是事例,又或者是细节,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语言有高下之分,好的语言,如诗如画,如潺潺流水,如九天音乐,不仅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而且能让人反复品读、余味无穷。反之,语言不好,不仅词不达意,还显得干涩枯燥、味同嚼蜡。语言的高下有这么几层,从最基础的开始,是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证别人能够读懂你所写的文章的基本条件。再往上就要讲究美感了,需要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甚至是诗意的语言。同一句话,我们换上另一种说法,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如“傍晚,太阳下山了”,换成“天边镶着一道金边,那是落日的余晖在同天边的云彩作最后的道别!”就显得有文采多了。
相信,同学们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一定能积累足够多的写作素材,为写出高水平的考场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