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 第四十六集
发布于 2021-09-15 05:17
恩师《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第四十六集
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也不能吝啬,吝啬折福,你有个健康长寿的身体,你要记住,永远为苦难众生服务,你就愈健康、愈长寿。为什么?你这时候有用,你能帮助那么多人。如果说长寿了,老的时候享福,福享完了又要去搞六道轮回了。
心正,行正为众生,不是为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有意想不到的这些挫折,全是消业障,业障消除之后一帆风顺。
你看点灯,佛门点灯一定要点蜡烛、点油灯,不能点电灯。现在很多用电灯来代替,错了,它不能表法,油灯跟蜡烛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它取这个意思,牺牲奉献,舍己为人,你看这个就要想到这一点,天天在提醒你,燃一只香,香代表信香,讲白一点,人对于一切众生要讲信用,不能骗人,香代表这个意思,代表诚信,香深的意思代表戒定慧,叫戒定真香,看到香,闻到香,就要知道修戒定慧。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这不能不知道。
诸位要晓得,人在世间烦恼无量无边,烦恼的根在哪里?就在对立。
善恶业全放下了,心清净,六道就没有了。今天佛常常劝我们断恶修善,那善还要不要修?善要修,恶要断。这里面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会断的人断恶,不着断恶的相,修善不着修善的相,大乘法里面所谓“三轮体空”,这样修法你的进步就快,你可以把修学的时间大幅度的缩短,你超越了。如果着相,断恶着断恶的相,修善着修善的相,你的进步非常缓慢。
日常生活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佛。
我们常听到“功夫不得力”,什么叫功夫不得力?烦恼习气还照常,一丝毫没有改变过来,那就是功夫不得力。
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烦恼要怎么伏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
要想功夫得力,平时要用功夫,平时要用什么功夫?看破、放下,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看淡一点,不要分别执着。
一面念佛,一面还在发脾气,或者一面还在动感情,这叫不会念佛。
心地清净,自然就健康长寿,这一定的道理。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想要健康长寿,想要相貌美好,那是大错特错,没这个道理。
学佛的人,说老实话是可以不生病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修行的秘诀,确实不生病。
学佛的人还有病痛,自己要觉悟,这个病痛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赶紧要忏除业障,业障忏除了,没有了,病就好了,就没事儿了。
一切法从心想生,佛的这句开示,我们要牢牢地记住,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你心里想什么,就变现什么。
你要不想老,天天想年轻,你活一百岁,还是年轻,没有老相,为什么?从心想生,这是确确实实的事实,一点都不假。
虚空法界现象是无量无边,从哪里来的?从众生心想成就的。
学佛之人平常起心动念,要多替别人着想,多替社会着想,多替佛法着想,不要想自己。
现在人学佛,为什么还会有烦恼?他这个念头与性德不相应。性德,我们总说了五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的念头与什么相应?与自私自利,与贪嗔痴慢,与这个相应。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