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这些高校有新进展!
发布于 2021-09-15 20:21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9月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20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关于加快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议”,教育部答复称,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工作。
正值秋季新学期开学期间,不少学校开展了新学期的工作部署会议,并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软科(ID:zuihaodaxue)整理了部分首轮“双一流”高校近期会议中关于“双一流”建设进展的内容,从会议的相关表述中可窥之一二。
经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实践之后,高校纷纷对首轮建设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找自身发展方向,补短板、再攀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成为各高校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相关会议中最常见的词汇,各高校亦围绕“质量”谋篇布局。
在此要求下,不少高校都聚焦“人才”工作。一方面,注重人才资源的引进,另一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如北京交通大学的领导班子暑期工作研讨会中指出,人才资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因素,是学校“十四五”发展和新一期“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东北农业大学指出“人才强校工程”将继续实施,进一步提升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
宁夏大学校党委书记李星提出,在“十四五”规划的落实中需要处理好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引进人才与盘活使用好现有人才。在昆明理工大学于9月7日召开人才引进工作专题会上,校长王华要求,加大对“双一流”学科和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
此外,强化学科内涵、抓好教育教学也成为不少高校向高质量进发的重点。结合学科特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成为部分高校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清华大学着重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完善交叉学科建设机制。西北大学提出,以“课程质量年”为抓手,实现教育理念再聚焦、教学改革再深化、教学质量再提升,推动“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也对学科有全方位统筹,在其2021年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上提出,按照优先发展学科、基础保障学科、重点支撑学科、特色建设学科四个层次,统筹推进学校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工作。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引擎。今天,高等教育对国家事业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期待我国高校能够借助“双一流”建设契机,在知识创新、科技成果、高端人才等方面实现整体质的飞跃,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目标阔步前行。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软科”设置为星标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