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收藏的2千个糕模板,他用6天时间,做了这个事!

发布于 2021-09-20 23:10

初秋杭城,雷暴来临前的闷热,创意院内没什么人在走动。院落一处白色4层楼内,有着白墙黛瓦遮蔽的小木门。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走过甬道,光线打在展厅内,抚过室内的角角落落……
 
“这里有1000个糕模板,是我花了6天时间制作而成的”话音还未落,翁鹤亮走近了一面墙,这是一面由木制糕模板制作而成的墙。让人不禁感慨:这些老物件,排列在一起,构建出了一幅让人震撼的画面!

冰裂纹排开的1000多个糕模板,有圆的方的,有大的小的,有单个成套的,形状各异,每一个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结婚用的鸳鸯戏水双喜图,有寓意长寿的贺寿献桃图,有造型各异的年年有“鱼”图。这些搜集自全国各地的糕模,图案丰富多彩,寓意吉祥美好。翁鹤亮给这面墙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吉星高照”!

这20多年来,翁鹤亮跨省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古村落,收藏了糕模板2000多余个。数量之多,只能割爱拿出一半来做展示。这些历经过明代、清代、民国的糕模板,经翁鹤亮的双手,一个模板一个位置的稳妥安顿,翁鹤亮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这是留给下一代的,让他们看了以后可以了解前辈的生活”。
 
是啊,在旧时,不同的节气、节气就做不同花色的糕饼。在翁鹤亮的眼里,它们是“糕文化”的载体和物证,是民间雕刻艺术的美好展示,是扎根于生活和完美诠释。
正值中秋,礼尚往来的月饼,包装越来越豪华,却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那时的月饼,大部分也是从糕模板里做出来的,花样繁多,纹路精美。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做月饼、吃月饼、赏明月,其乐融融。香喷喷热乎乎的月饼拿在手里,说不出的幸福。
 

随着物质的丰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逐渐抛弃传统的饮食制作,转而追求简单方便的饮食,慢慢的,人们的生活中只有现成品,没有了那种追求饮食过程中的乐趣与文化。
 
如今,已经收藏了2000多块糕模的翁鹤亮,开始实践收藏的意义,为了能让更多人体验传统文化,一直在尽自己的力做宣传推广。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他的愿望是: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向世人展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应省非遗中心和转塘综合文化站邀请,举办传统糕模展示及现场体验活动

走进留下小学,带有浓厚民俗味道的印糕板,分享给活泼的小学生们
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姑娘体验纯正中国传统糕饼制作文化

 


文字/麦子
摄影  / 翁老师 麦子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