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轻度升高,我需要担心吗?

发布于 2021-09-21 06:13


肌酐轻度升高,需要担心吗?

每次做术前访视时,会查看很多化验单,其中肝肾功能检查显得格外重要一些。几个参数决定了人体非常重要的肝肾代谢功能,直接影响麻醉药物代谢,继而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与质量。

前几天碰到一例“诡异”患者,肌酐正常值高出一点点,手术完了竟然醒了快50分钟!


悲剧就是这样开始的。

患者,男性,54岁,75kg/172cm,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检查提示肌酐118umol/L(正常值28-110umol/L),余检查均无特殊,术前我并没有对这个“轻度”上升的肌酐值多看两眼,甚至有点侥幸可能是检测误差。

次日第一台正常接入手术室,正常诱导丙泊酚120mg+舒芬太尼30ug+罗库溴铵50mg+咪唑安定2mg,术中维持采用全凭静脉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1ug/kg.min+右美托咪定0.3ug/kg.h,切皮前静脉推注凯芬50mg。

术中整个过程都非常平稳,血压维持在110-130/58-70mmHg,麻醉深度监测维持在40-45,手术共用时1.5h,静脉输入晶体液1500ml,出血100ml,尿200ml;右美托咪定提前40分钟停用(共计44ug),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均提前10min左右停用,同时静推帕洛诺司琼0.1mg,最后一次追加顺阿曲库铵在40min前。

停药后15min、20min发现深度监测仍停留在41左右,没有半点上升的意思!要知道平时这种手术我都可以做到15min内清醒平稳拔管,这时我开始有点着急,做了以下几件事:

1.比较用劲的拍了拍并叫了他,无果;

2.自认为可能气管内有痰,断开呼吸后吸了吸痰,发现没有任何呛咳,无果;

3.担心肌松药残留,“2+2”足量拮抗,5min后呼吸开始恢复,麻醉深度稍有上升达到55-60;5min后患者呼吸恢复良好,潮气量达到200-300ml,频率14次/分左右,但是意识仍很差,无法叫醒,此时距离手术结束都过去了快30min,今天确实有点超常发挥。

仔细思考整个过程的用药,有嫌疑的主要是咪唑与右美,丙泊酚的再分布也可能引起苏醒延迟,但按理说早就代谢完了,这样的用药量也很常规,平时比他年龄更大、体重更轻的患者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是不是患者有什么问题?

突然意识到患者肌酐水平有点偏高,尿也不多(平时在用右美的情况下都在400+),会不会是肾功能下降造成药物代谢缓慢?顺阿曲库铵代谢不依赖肾脏可以快速代谢,肾功能损害对右美代谢影响小(见说明书),但其他药物基本无一幸免。

速尿20mg静脉推注,快速输入300ml左右晶体液,同时保持血压在130/70以上,10min过后患者缓慢苏醒(可能也是时间到了),深度监测达到80以上,可唤醒但仍呈嗜睡状态,评估后安静拔管(无任何呛咳),观察无呼吸梗阻后送回,唯一觉得安慰的是我们胸外科手术常规送监护室,算是安心许多。

肌酐轻度升高,真的能造成这么大威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一开始我不信。只知道肌酐是评估肾功能非常重要的参数,但翻阅各大书籍宝典,发现另有蹊跷。

总的说来是这样的,求证:肌酐超标 ,一个肾脏功能无效。

以下内容有点烧脑,请慢读!

众所周知,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正常水平,卖肾买手机、让别人捐肾救人都是基于以上理论。

记得数学老师教育我们:如果一个命题成立,那么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也成立。所以如果血肌酐水平不正常,那么肾脏损伤程度占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即一个肾脏功能无效)。

证毕!

要充分理解以上命题的内涵,我觉得还得重新了解一下肌酐为何物。肌酐(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由于外源性摄入肉类也可生成肌酐,所以测定肌酐值多与肝功能一起要求空腹,严格限制外源性肌酐的生成。

《米勒麻醉学》:血清肌酐反应肌肉产生肌酐和肾清除肌酐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依赖于肾小球滤过(GFR)。肌酐产生率随肌肉量、体力活动、蛋白质摄入和分解代谢变化。当以上过程均衡且肾功能稳定时,血清肌酐值是一个评估GFR很有价值的指标。但血清肌酐与GFR之间呈反比例关系(原译为倒指数关系),即血肌酐增长一倍,GFR减少一半。由于血清肌酐与GFR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当GFR大于50ml/min,血清肌酐的浓度不会超过正常范围,GFR在此水平上可能发生大幅度下降,但肌酐值不会相应增加。


来源丨麻醉逻辑

作者丨江建峰

转载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06:00见面

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外科学霸设为“星标”

不见不散哦!

让更多人看到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