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为啥十六圆,你知道吗?

发布于 2021-09-21 08:07

小编知道,对于中秋节,

小伙伴们最大的想法就是

吃吃吃……

这个固然重要啦……

然而,除了做个幸福的吃货以外,要知道,中秋节这一天,包含着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

比如,

每个月都有月圆,为什么中秋节要在八月十五?

为什么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所以,先把手里的月饼放下,赶紧学知识,快往下看吧,关于中秋节的问题,可不仅仅是月饼五仁好吃还是枣泥好吃那么简单~

1

语文——为什么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个月都有月圆,为啥偏偏选八月?

其实这个问题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而里面所有的内容,都跟那些传说没啥关系……不过,当我们用语文知识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很有趣了。

除去各种奇葩的神话传说,中秋节的起源,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先秦时期遗留下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节日。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也算是一种时尚风潮了……

第二,是有关各种农业活动。

这要从“秋”这个字说起了。《解字》:“庄稼成熟曰秋。”

黄河流域一代的农业生产活动,秋季会进入收获季节,那时候的种植水平,一年也就能种一季粮食,没有冬粮夏粮之分,所以秋季是一年中唯一一个收获的季节。

而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曰“仲秋”。在古代,这一整个月都会有跟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祭祀、庆典、民间活动。所以,其实最初是“仲秋节”而八月十五在仲秋之中,日子醒目,经常被用来做重要的活动、庆典,仲秋也就逐渐变成“中秋”了。

2

英语——中秋节6中不同的英文名

除了Mid-Autumn Festival,你还会什么?

其实,中秋节有至少6中英文说法,分别是: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Festival

Mooncake Festival

Zhongqiu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Mid-Autumn Da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诶,里面好像混进去了奇怪的东西,mooncake……月饼节吗?果然是吃货的节日啊……


说到moooncake,小伙伴们知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各种月饼呢?

五仁月饼,呃,five……people ……?



1 传统月饼:(Traditional styles)

我们在图中看到的月饼就是大家说的“广式月饼”(Cantonese-style mooncake),除此之外,还有“苏式月饼”(Suzhou-style mooncake),“京式月饼”(Beijing-style mooncake),“滇式月饼”(Yunnan-style mooncake)等。

2 创新月饼:(Contemporary Styles)

除了这些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月饼品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月饼走上了市场。

比如说,有些厂家推出了“低糖月饼”(low-sugar mooncake)“无脂月饼”(fat-free mooncake),“冰皮月饼”(snow skin mooncake)。其实我想说,冰皮月饼如果没有合适的馅,那是相当难吃……

3 你喜欢吃哪种口味的月饼?

最最最常见的月饼口味有Sweet bean paste(豆沙),Jujube paste(枣泥),Lotus seed paste (莲蓉),Five kernel(五仁)。

其实小编一直很喜欢吃五仁月饼呀……其实五仁月饼挺好吃的呀……

其实“五仁月饼”中的“五仁”是指花生(peanut),核桃(walnut seed),瓜子(watermelon seed),杏仁(almond),松子(pine nut)。

3

历史——中秋节,多事之秋……

中秋节,历来被视为一个阖家团圆、幸福欢乐的节日。然而,在历史上,却经常有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中秋节……

674年农历八月十五,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公元674年9月20日),唐高宗李治追尊六代、五代祖及妣为皇帝、皇后,增高祖、太宗及皇后谥号,改称李治为天皇,武后为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上元,大赦天下。在“天后”这个新的称号下,武后获得了超越皇后职位的地位和权力,为进一步控制皇权准备了制度的基础。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牌女皇帝,武则天可谓演绎了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称“天后”是她实际掌权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她取得帝位的关键一步。

1449年农历八月十五,土木之变。

了解明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这件事比朱由检上吊自杀还要羞辱大明朝。

具体的经过比较简单。蒙古瓦刺部俺达大汗觉得明朝就是个弱鸡,遂率领大军来攻打北京;明英宗觉得自己特别NB,领着大太监王振亲征。

两拨人马在土木堡相遇,结果是,明英宗惨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然而,我们知道明朝不是亡在明英宗手里的。

这就要感谢于谦于少保了。对,就是那个写“石灰吟”的于谦,不是说相声那位……

在混乱之时,于少保稳住北京局势,斥责迁都的谬论,整备城防,身先士卒,挡住了蒙古人的兵锋。随后,他又力排众议,立朱祁钰称帝,使俺达不能用英宗威胁朝廷。最终,这件事的结果是,蒙古人啥也没捞着,跑回去放羊了,明英宗被放了回来……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俘又被放回来的皇帝。


毫无疑问,这一页历史的光辉,是属于于谦的。

1843年农历八月十五,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虎门条约》原称中英《五口通商附贴善后条款》,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共13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

这玩意我们都背过,里面最恶心的内容就是“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每次看完这东西都如鲠在喉啊……

1932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

1932年9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同日上午,武藤信义率幕傣随员等多人到伪执政府与溥仪会面,并与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签订了《日满议定书》。

4

地理——让我来回答标题的问题

十五的月亮,为什么十六圆?

首先,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件事,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就是月亮本身不发光——这可不是小儿科,这对于解释月亮的圆缺盈亏很重要。

从一种很直接的思路去讲这个问题:

当你在漆黑的夜里,看路边一棵树,你肯定是看不到的;

如果路边开来一辆车,车灯虽然没有直接照在树上,然而也有一部分光照到了树,所以,我们能看到树的一个侧影;

如果你拿着手电筒直射在树上,那么,你终于可以看清这颗树朝你这面的样子了。

所谓月相,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接下来我要说的你也明白了,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然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

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但是他们并没有办法具体计算这个时间,就算计算了,也没啥用(时间落在大致那一两天里,但具体时间点却经常变化),所以,古人直接就说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有时候,十五的月亮十七才圆。

童鞋们,现在有没有一种赶脚,手里拿着的月饼,已经不再是月饼了,而是沉淀着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历史和知识的结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