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及先进表征方法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发布于 2021-09-21 08:36

       

 第一届全国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及先进表征方法学术研讨会

(12月17 -19日,2021,北京) 

会议背景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电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蓝图中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碳中和框架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和消费电子终端等民用领域,还是国防、航空航天、深海等极端环境下的特种电源领域,均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长寿命、高功率等关键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纵观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从最初锂金属电池的困境到锂离子电池商用实现与爆发式增长,再到当下锂金属电池的复兴,其带动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能源技术及互联网等学科的高速发展。然而,仔细分析这些锂离子电池体系,我们发现无论是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核心材料,还是其所涉及的电化学基本理论,与30年前并无本质差别。此现象客观地反映出:近30年来,锂离子电池的进步几乎全部依赖于材料和电池工艺优化的进步,而新材料发现或电化学理论几乎停滞不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进步速度,也制约了其对国计民生相关迫切需求的有力支撑。

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何去何从?

显然,电化学理论和材料基础科学仍然是无法绕过的坎。即使是目前相对成熟的电化学体系,仍然存在许多关键科学问题需要深入解答。例如,脱嵌锂离子过程中电极材料会发生相变,但其动力学的触发因子是什么?相变过程中带电粒子是如何迁移的?电极/电解液界面上带电粒子输运和物质交换的决速步骤是什么?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是否变迁以及如何变迁?正负极界面副反应如何定量测量?其反应产物在正负极之间的串扰如何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类似的问题还很多。显然,这些问题的核心集中于界面电化学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然而,锂离子电池作为一个黑匣子,如何实现各类参数在微观层面上空间和时间的高分辨测量,不仅需要借助于光、电、磁等先进表征技术,更需要建立系统的表征方法学及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我们坚信,唯有在电化学和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以及电化学分析技术与方法学上取得突破才能有效支撑锂离子电池性能持续提升。因此,清华大学核研院锂离子电池实验室决定于20211217-1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第一届全国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及先进表征方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锂离子电池电极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电极材料固态物理学以及电池中的热化学副反应等基础性问题,以及先进表征方法,包括光、电、磁等谱学技术的运用和及其科学原理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以促进突破锂离子电池的瓶颈,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

会议概况

【会议时间】2021 年12月17日-19日

【会议地点】北京市

【会议规模】150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先进化学蓄电技术与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张家港氢能与先进锂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大会主席】 

【大会副主席】

【大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

【联合承办单位】

先进化学蓄电技术与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核研院锂离子电池实验室

北京华睿新能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化学进展》

【赞助单位】

(欢迎相关企业赞助本次会议)

……

 

会议交流内容 

  1.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理论研究/计算研究

  2.  锂离子电池界面

  3.  先进分析测试方法

  4.  电池内部机理的新认识

  5.  电极材料的固态物理学及其理论计算

  6.  隔膜/电解液的新认识及其理论计算

  7.  电池安全性机理

  8.  锂离子电池加速老化方法及其模型

  9.  ……

会议形式

   主要通过大会报告、交流报告、现场讨论、墙报展示(自己制作硬板墙报在会场周围展示)的形式,欢迎相关企业安排小型展览。会议期间还将组织演讲嘉宾或行业资深专家们与参会代表互动进行自由讨论。为了共同办好这次会议,热烈欢迎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赞助本次研讨会。

   大会设立“优秀青年研究者奖”(Outstanding Yong Investigator),奖励做出突出研究成果的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以现场口头报告(presentation)为唯一评选依据。会议闭幕式上颁发奖状。

主讲嘉宾

夏定国  北京大学

邱新平  清华大学

李 泓   中科院物理所

崔光磊  中科院青能所

王 莉  清华大学

张 浩   防化院

周 敏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王久林  上海交通大学

程方益  南开大学

张 强  清华大学

余 彦  中国科技大学

吴 凯  宁德时代

张卫新  合肥工业大学

李林森  上海交通大学

薄首行  上海交通大学

卢 侠  中山大学

禹习谦  中科院物理所

宴成林  苏州大学

连 芳  北京科技大学

范修林  浙江大学

曹余良  武汉大学

尉海军  北京工业大学

郑建明  厦门大学

吴 凡  中科院物理所

朱昌宝  中山大学

刘 凯  清华大学

谷 林  中科院物理所

索鎏敏  中科院物理所

王雪锋  中科院物理所

马国强  浙江化工研究院

周 江  天津18所

周永宁  复旦大学

谢 琎  上海科技大学

黄逸凡  上海科技大学

王家钧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宫永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谢科予  西北工业大学

万佳雨  南方科技大学

金先波  武汉大学

吴 强  南京大学

张晓禹  南京大学

李会巧  华中科技大学

张倩倩  北京工业大学

项宏发  合肥工业大学

魏奕民  宁德时代

郭少华  南京大学

唐永福  燕山大学

张 隆  燕山大学

冯 光  华中科技大学

沈炎宾  苏州纳米所

辛 森  中科院化学所

会议注册费

会议注册费:(会后开具报销发票)

参会人员

12月10日前

12月10日后以及现场

正式代表

2600

3000

学生代表

2200

2600

(学生代表注册时需凭学生证,包含本科生、硕士、博士)

 

账户信息:

开户名:清华大学

开户行: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账号:0200004509089131550

汇款标注:锂电+姓名+单位。

                   

参会、参展、宣传及赞助事宜

欢迎行业优秀企业和单位尽早联系,在会议期间展示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联 系 人:杨镕睿

联系电话:1539848587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